![]() |
|
|||

天津北方網訊:公共交通是城市的“血脈”。近年來,東麗區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逐步建立完善的公交體系,編織公共交通網,改善羣衆出行條件,讓城市“血脈”更暢通。截至目前,區域公交線路達98條,運營里程1245公里,車輛1416部,車均載客量200人次左右,公交服務經濟社會和羣衆出行的功能不斷顯現。
鑄就百姓幸福路
在軍糧城新市鎮,成片的居民樓拔地而起,一輛輛規範統一的公交車在寬敞的道路上穿梭,成爲一道流動的風景線。然而,軍糧城新市鎮建成初期,公共交通設施並不完善。爲解決羣衆出行難的問題,去年軍糧城新市鎮開闢5條公交線路,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坐上公交車。正在等公交車的徐先生說:“以前小區旁沒有公交車,現在這有716、 717、719、720、680路,去哪兒都挺方便的。”
便利,是老百姓對東麗區公共交通體系建設最直觀的感受。三年前,東麗區存在區域公交線網布局不合理、公交場站分佈不均、基礎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和有效管理等一系列問題。隨着城市化建設的不斷加快,配套設施逐步完善,老百姓對公共交通的需求日益迫切。東麗區提出用三年時間建立較爲完善的公交服務佈局,並連續三年將公共交通體系建設列爲民心工程。自2012年制定了《東麗區公共交通規劃》後,東麗區先後出臺了《關於構建東麗區公共交通體系的意見》等14個方案,調整優化公交線路,縮短線路審批時限,完善公共交通線網布局等等,一項項惠民的舉措正在實施。2013年以來,區域內累計新增公交線路27條,優化公交線路48條。今年,計劃新增公交線路7條,優化線路15條。截至目前,新增316路、觀光3路、677區間線路3條,優化716路等線路8條。
實現區域公交一體化
公交車車輛統一,司機着裝規範,按點發車,展現了公交人良好的精神風貌。早上8點,記者在金鐘新市鎮公交場站看到了這裏的車輛來來往往。住在金鐘新城的魏大娘高興地說:“自從建了公交場站,一會兒一趟公交車從這裏發車。上車能刷卡,車內有空調,真舒服!”
據瞭解,金鐘新市鎮公交站佔地3100平方米,可以服務720、701、702路三條公交線路,目前容納30餘輛公交車輛的停靠。像這樣的公交場站,東麗區域內共新建了7處。截至目前,區域內公交場站達到25處,總佔地面積7.02公頃,車輛450餘部,場站數量及服務車輛數均居環城四區之首。據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東麗區是以張貴莊中心城區爲中心,輻射東麗湖、華明新市鎮、軍糧城新市鎮、金鐘新市鎮等地區,提高區域羣衆出行的公共交通分擔率,形成對外幹線、區域幹線、支部環線的網狀線路結構,實現區域公交一體化。
一輛輛公交車載着一批批乘客,源源不斷運送到四面八方,東麗羣衆出行更加順暢。目前,區域內公交分擔率達到10%,公交站點500米半徑人口覆蓋率達到70%,對外公交幹線平均等候時間由原來8分鐘以上降至6分鐘以下,大大提高了羣衆出行效率。此外,爲改善羣衆出行條件,有效提升城市形象,東麗區於去年完成津塘公路、津塘二線部分路段40處示範公交站點建設工作,其中港灣式公交站點10處,直線式公交站點30處。行駛中的公交車按規定有序進站,體現了一個城市文明的風尚。
據介紹,東麗區將進一步調整優化公交線路,改造提升公交站點,建設公交場站,大力解決百姓出行難的問題,讓城市“血脈”更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