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本市將建設醫療聯合體列入了20項民心工程,目前“醫聯體”服務試點方案已經確定,年內本市將在和平區、河西區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大醫院間建立10個醫療聯合體,開展診療信息互聯互通、優先預約掛號、藥品聯動管理、慢性病雙向轉診等八項服務,以社區常見病、多發病爲重點初步實現有序就醫模式,緩解羣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今年,本市在已開展和平區南營門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醫大總醫院合作的基礎上,還將啓動和平區南市街、新興街2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醫大總醫院;和平區小白樓街、勸業場街、五大道街3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中醫一附院;河西區友誼路街、東海街2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天津醫院;河西區天塔街、馬場街2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環湖醫院間的合作,共計建立10個醫療聯合體。
醫療聯合體是指在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統一規劃內,由三級醫院(二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成的醫療機構聯合體。在醫療聯合體內,充分發揮家庭責任醫生與社區居民簽約服務優勢,合理利用醫療資源進行上下聯動,以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病、多發病和診斷明確的慢性病爲重點,初步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服務模式,實現大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信息互聯互通,醫學檢查檢驗互認,醫學影像診斷互傳共用,方便居民在基層就近就醫,減輕大醫院“人滿爲患”壓力。
醫療聯合體四大原則
-政府主導統籌協調
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加大建立醫療聯合體工作的推進力度,切實維護公立醫療機構的公益性質,建立科學合理就醫模式新格局。
-循序漸進積極穩妥
在全市範圍內,選取有條件的區縣,試點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大醫院醫聯體的上下聯動機制,以高血壓、糖尿病爲切入點,探索實施合理分級診療,由淺入深,先易後難,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向全市推廣。
-立足基層便民服務
繼續深化基層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完善本市家庭責任醫生服務模式,以居民健康檔案爲基礎,注重全科與專科相結合,方便患者就近享有基層和大醫院的醫療衛生服務。
-上下聯動分級診療
堅持常見病、多發病和診斷明確的慢性病爲診療重點,利用大醫院專家、設備優勢,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大醫院資源共享和上下聯動,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引導患者科學合理就醫。
醫療聯合體八項服務內容
提供專業導診建議
基層醫生尤其是簽約的家庭責任醫生,要做好居民身邊的“健康保健顧問”,可根據患者的初步檢查結果以及居民健康檔案信息,爲患者提出專業的導診建議,並提供到大醫院最優的就醫方案,減少患者盲目就醫帶來的等待及不便,有效利用衛生資源。
提供優先門診掛號
患者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預約到聯合體內大醫院門診掛號,實現大醫院專家號及普通號經過家庭責任醫生可優先預約,緩解一部分居民掛號難的問題。大醫院在開展預約診療服務的基礎上,對經基層轉診病人要優先、敞開供應號源,要有一定比例的號源用於滿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轉診和預約掛號所需。
開設醫聯體門診
發揮政策導向,充分利用大醫院專家和技術團隊的優勢,依託城市醫師百人團隊進社區等支援項目,有針對性地定期指派三級醫院(二級醫院)醫生到基層指導臨牀工作,包括專家門診、帶教查房、疑難會診、病例討論和專業授課等形式,使廣大羣衆在基層能夠享受到大醫院專家的診治服務。
實現檢查結果互傳共用
統一質控標準,依託大醫院醫學檢驗中心、影像診斷中心、臨牀病理中心和消毒供應中心,建立基層機構與大醫院的影像、化驗等檢查申請單互認制度,對於部分檢查項目可直接在基層機構提取樣本由物流到大醫院集中送檢,患者在基層機構即可查收大醫院檢查結果。
實現診療信息互聯互通
在聯合體內率先推進患者醫療信息互聯互通,達到全科與專科、基層與大醫院的信息共享,使患者享有持續、全程的健康管理。
方便慢病患者基層用藥
在貫徹執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堅持社區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基礎上,在醫療聯合體內試點擴充用藥目錄,滿足患者多層次的醫療藥品需求。探索針對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三級醫院(二級醫院)藥品聯動管理機制,方便患者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購取大醫院的藥品。
探索慢性疾病雙向轉診
以高血壓、糖尿病兩種疾病爲切入點,規範疾病診療和健康管理,探索制定高血壓、糖尿病分級診療技術方案,在醫療聯合體內根據各級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建立雙向轉診服務規範。
開展基層人員進修學習
聯合體內大醫院要通過業務講座、臨牀帶教和教學查房等形式,開展對基層全科醫生和社區護士的業務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結合實際,有計劃地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到聯合體內大醫院進修學習,原則上每次進修時間不低於3個月,不斷強化基層醫務人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鍛鍊,切實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