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能代替人類做手術的機器人您見過嗎?昨天下午,全國首個醫用機器人培訓研發中心簽約落戶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該中心由該研究院與全球醫生組織共建,將打造我國醫療與健康服務智能機器人研發轉化基地。
簽約現場,一臺名爲“小白”的衛護智能機器人讓人眼前一亮——半人多高的醫用機器人“頭部”集成了攝像頭、顯示屏、紅外體溫檢測、瞳孔識別系統等先進儀器,可以實時感知患者的身體狀況;“腳部”爲兩個輪子,可以自由移動。“它能夠幫助醫生遠程問診,省去患者和醫生往返的周折。”醫用機器人研發專家、全球醫生組織中國辦事處總代表時佔祥博士告訴記者。
目前,天津許多大醫院都和社區衛生站建立了“雙向轉診”機制,提升了社區醫療服務質量。但大醫院的專家無法全天候在社區坐診,患者病歷在醫院和社區之間傳遞也會消耗許多時間成本。“這種情況將徹底改變。”時佔祥說。通過與“互聯網+”技術結合,機器人可成爲大醫院專家在社區醫療機構的“分身”,“專家可遠程與社區醫生會診,用機器人實時採集病人的體溫、血壓等體徵,並對症下藥,使優質醫療資源真正下沉”。
在去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的診療中,機器人“小白”直接與病人接觸,避免病患傳染醫生。目前,它在國外已被應用於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等傳染病的診療中。此外該機器人還能家用,成爲老年慢性病患者和產婦嬰幼兒的醫護管家。
“小白”只是醫用智能機器人的一個縮影。“我們將建設醫用領域機器人研發轉化中心,由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提供技術、場地等支持,確保項目取得成功。”該研究院院長饒子和介紹。記者看到,此次簽約的醫用機器人培訓研發中心佔地800平方米,首期引進20套國際一流的醫用機器人,投資約150萬美元。該中心還將填補國內青年醫生模擬培訓的空白,藉助機器人和3D虛擬現實技術,培訓心胸外科、普外科、泌尿科和婦產科4大類手術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