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第三屆中國機器人峰會日前在武清區成功舉辦,在業界引起廣泛關注,《人民日報》刊發評論文章《引領『機器人革命』的浪潮》,指出誰佔據了機器人產業的制高點,誰就能贏得未來制造業的主動權。本版現全文轉發:
誰佔據了機器人產業的制高點,誰就能贏得未來制造業的主動權
大雨初霽,微型機器人抖動鋼鐵翅膀展開歡迎橫幅;展覽臺上,三個小型機器人踏著音樂節拍演繹『最炫民族風』;生產線上,大型機器人精確地運送貨物……6月9日到11日,第二屆中國機器人峰會在天津武清召開,不同機器人各領風騷,展現著一個新的產業方向,也昭示著科技創新的巨大魅力與廣闊前景。
時鍾撥回到一年前。去年6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如此評價:機器人是『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如果說智能制造正在引領新的工業革命,那麼機器人正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元素。自從吐著騰騰白煙的蒸汽機打開了工業之門, 『現代化的所有目的都是人的身體的解放』。有與會專家斷言,機器人將不僅取代人的體力勞動,實現『動作解放』;更會延伸人的精神世界,實現『心腦解放』。也就是說,智能工廠將實現物物相聯、人機互動的『智慧流通』,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與產品精度。可以說,誰能摘取這顆明珠,誰就能贏得未來制造業的主動權。
『機器人主要制造商和國家紛紛加緊布局,搶佔技術和市場制高點』,習近平總書記的判斷,在經濟新常態下有著更加鮮明的現實指向。從國際形勢來看,發達國家先後提出『再工業化』『工業4.0』等戰略目標,試圖通過數字化、智能化奪回制造業優勢;就國內發展而言,經濟下行壓力增強、環境約束日益趨緊、人口紅利逐漸攤薄,引領經濟新常態迫切需要轉型昇級,形成增長新引擎。面對『雙重壓力』的挑戰,智能制造是難點和重點,更是思路和出路。在《中國制造2025》中,機器人產業赫然列入重點戰略。
會場上下,澎湃著的是創業激情,湧動著的是未來信心。幾乎所有人都談到,2014年中國市場工業機器 人銷售量約5.7萬臺,約佔全球銷量1/4,連續兩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器人市場。市場需求是技術創新最大的催化劑,中國的巨大市場也正是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最大底氣。但也要看到,機器人產業涉及生命科學、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各方面,需要深厚的科技底蘊,發達國家擁有更多『先發優勢』,我們在基礎技術、人纔隊伍等方面仍然需要奮起直追。
『在未來,究竟我們更像機器人,還是機器人更像我們』,峰會中上演的話劇《機械時代》,從哲學層面追問機 器人將會帶來的倫理困境。的確,就像人類歷史上所有偉大創新一樣,『機器人革命』不僅會推動生產力的提昇,更會帶來深遠的社會影響。當機器人更多進入生產線,人從『生產者』轉變為機器人的『管理者』,如何保證高素質的勞動力供給?從生產線上解放出來的勞動力,如何獲得更多就業崗位?如果服務機器人更多走進日常生活,為人們打掃衛生、端茶倒水,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與之相處?這都說明,發展機器人產業涉及技術創新,更需要社會各方面的調節與適應。
雨果曾說,『已經創造出來的東西比起有待創造的東西來說,是微不足道的。』面對『機器人革命』,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它必將深刻影響全球制造業格局。發達國家的制造業是否會以數字化方式再次騰飛?中國能否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中實現彎道超車?曾經錯失兩次生產技術革命的我們,無論如何不能再失去這次機遇了。未來,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
《人民日報》(2015年0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