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羣衆上二樓送娃、下樓自行車就不見了;小區的入室盜竊案一年多達80餘起……2006年以前,西安市鹹東社區的如此狀況,曾經讓老百姓惶恐不安。這窘況,直到民警汪勇(見圖)到來纔有所改變。
如今,鹹東社區已被評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社區”。汪勇,這位如今已是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韓森寨派出所副所長的社區民警,到底有啥能耐?
2006年,汪勇成爲一名鹹東社區的民警。看到社區這個樣子,汪勇決心改變這種狀況,但他上門走訪時,羣衆卻不讓他進門。汪勇知道:房門難開,因爲心門有鎖。
原來,轄區裏有一些治安不穩定因素,患有間歇性精神病的老李就是一個。他一發病就惹事,搞得小區四鄰不安。社區公示欄裏汪勇的照片,就曾被老李塗上了厚厚的泥巴。
“就先從老李入手,打開工作局面。”汪勇接連三次來到老李家,都吃了閉門羹。最後終於找到了“老李也曾當過兵”這個接近他的突破口。汪勇再次買了水果,在“老班長”的千呼萬喚中,老李終於開了門。汪勇一臉笑容進門,老李緊鎖的眉頭鬆開了。進屋後,汪勇開始幹活,擦桌子、整理家務,又修好了老李家的電燈,老李終於笑了。此後,汪勇經常去老李家乾點活,併爲老李申請了低保,老李的精神逐漸變好了……
就這樣,汪勇用真誠打開難入的家門,用真心打開難進的心門;贏得百姓認可,也獲得了信心和啓發。於是,汪勇給自己量身定做了“萬千百計劃”:走萬里路、進千家門、解百家難。9年來,他堅持入戶走訪,先後走訪居民羣衆2400餘戶7800餘人,建立了詳細規範的14類臺賬,練就了對轄區社情民意“一口清”的硬功夫。
汪勇出生在湖南沅陵縣,家境貧寒,7個姊妹,3個夭折。父親是黨的基層幹部,一生不圖回報。離家25年,父親的品格一直激勵着他。
“有事就叫我,隨叫隨到。”這是汪勇對羣衆的承諾。羣衆有難事,常想到的也是他。
2010年4月的一個大雨天,社區裏80歲的徐老太太獨自在家午睡時,忽感胸悶氣短,趕緊給汪勇撥了電話。汪勇急忙趕到,見老太太已暈倒在地。他背起老人火速送往醫院。辦理搶救手續時,汪勇又接連兩趟一路小跑趕回老人家,找到醫療本和醫保卡,蹚着雨水送到醫院。當老人兒子從十幾裏外趕來時,汪勇早已安頓好醫院的一切,老人也脫離了危險。出院後,徐老太太逢人就說:“汪警官救了我的命,就像兒子一樣親!有事,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他一定會來!”
“說到羣衆心上,還不行;只有做到羣衆心上,才叫羣衆路線。”汪勇常這麼說。近年來,汪勇先後幫扶特困學生、孤寡老人和失足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員未成年子女等150餘人,解決羣衆各種困難600餘件。
在汪勇面積不大的家裏,一幅大大的“家”字掛在顯眼位置。這是一次社區警民聯誼會上,居民專門請書法家寫了送給他的。
汪勇和母親、妻兒一家三代人,曾長期居住在一間簡樸的租賃房內,衣櫃、飯桌等傢俱都是從舊貨市場淘來的。母親爲了減輕家裏經濟負擔,當了8年保潔員,妻子至今還在打零工。
當上社區民警後,汪勇先後三次有買房機會,前兩次因爲湊不夠首付款,沒買成。第三次,轄區一家單位蓋職工家屬樓,願以內部職工價格幫助汪勇解決住房,卻被他婉言謝絕了。
汪勇做人坦蕩無私,做事公私分明。看到他家實在困難,妻子的姨父平日裏照顧幫襯很多。汪勇當了副所長後,姨父想在他的管轄區內找個門面,做做來錢快的生意,上門請求關照,卻被回絕了。
“想不到這個外甥女婿這麼不通人情,枉我平時對他那麼好!”姨父對此很生氣。後來,汪勇買了水果登門“道歉”,真誠勸說,姨父最終打消了那個念頭。
“您覺得他愛你們這個家嗎?”採訪時,記者問汪勇的妻子。
“愛,他只是愛得很無私。”思忖之後,她說,“我還是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