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隨着吸、販毒人員越來越年輕化,毒販子們也開始懂得利用網絡的便利,藉助一些聊天軟件、交友平臺,甚至租用服務器建立網站等,從事與毒品有關的違法行爲。網絡,成了民警抓捕毒販的新戰場。
天津禁毒總隊有一支專門打擊網絡販毒的緝毒隊伍,他們在網絡裏“隱姓埋名”,在打擊涉毒犯罪的路上上演了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潛伏”大戲,他們在虛擬與現實中適時切換,成爲和涉毒人員暗中較量的最強對手。
電腦手機 緝毒利器
今年36歲的王鵬現任天津市公安局禁毒總隊五支隊的支隊長,在他帶領的五支隊裏,電腦和電話是每間辦公室的標配,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打擊通過網絡進行販賣、運輸、購買毒品的犯罪行爲。手機不離手、電腦24小時待機,這是五支隊民警每天工作的標準狀態,隊裏8名民警,幾乎每人都有兩臺電腦、兩部手機。
王鵬桌上就擺着兩個手機,一會兒拿起左邊手機刷信息,一會兒又拿起右邊手機發消息,而與此同時,電腦屏幕上有三個QQ羣的頭像在閃來閃去。王鵬說,毒販子都很狡猾,一旦感覺出有什麼不對勁兒,他們會立即退羣,然後消失得無影無蹤。所以,網上打擊涉毒犯罪可能看不到真槍實彈,但精神上總是繃緊弦兒的狀態,絲毫馬虎不得。
“吸毒大戲”步步驚心
王鵬說,涉毒QQ羣認證非常嚴格,狡猾的毒販會要求視頻聊天,看你親自演示吸毒過程,爲了獲取羣主的信任,五支隊的民警們就曾自導自演了一出“吸毒大戲”。
有一次,民警發現了一個涉嫌販賣毒品的QQ羣,羣主要求加入該羣者必須是吸毒人員。爲了打進這個羣,王鵬購買了一些明星畫報,將辦公室的背景佈置了一番,並碾碎了冰糖來替代冰毒,並將玻璃瓶、吸管等工具備齊。可是,水加熱後會咕嘟冒泡,但沒有真正的毒品就不會冒煙,爲了把戲演得逼真,讓毒販信服,王鵬悄悄將一根點燃的香菸握在手心裏,假裝將手放回玻璃瓶瓶口,然後低頭吸了一口煙,嘴中頓時呼出煙霧,對方果然沒有發現破綻,王鵬因此順利通過了認證。之後,王鵬在羣裏潛伏了一個月,在掌握一次大宗交易的具體情報後,將販賣毒品的羣主與幾名購買毒品的吸毒人員全部抓獲,當場從毒販子身上繳獲一公斤毒品。
彼此“搭戲” 轉戰線下
2014年年初,王鵬打入一個QQ羣,一名販毒人員悄悄與王鵬私信詢問另外一位“羣友”的底細,可巧他打聽的“羣友”也是五支隊的一名民警,王鵬馬上說:“那哥們兒吸好幾年了,家裏有錢。”這種側面的驗證更能博取涉毒人員的信任,那次之後,毒販開始大膽地在羣裏販賣毒品,還安排了一次羣裏的大聚會。
就在聚會當天,五支隊的民警全員上陣。約定地點爲河北區的一家快捷酒店,民警提前在一個房間裏蹲控,一邊上網緊盯羣裏動態,一邊觀察樓下的動態。到了約定時間,只見販毒的羣主走進酒店大廳,開了三間房,他將房號發到羣裏後,陸續有人從外面走進來,不到半小時的工夫,三間房就擠滿了二十來個人。從羣裏的聊天記錄看,人員已齊,民警立即展開抓捕,將之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