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新社北京7月1日電(記者蔣濤)7月1日,中國共產黨迎來成立94週年紀念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此前一天在北京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並明確要求廣大縣委書記,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做發展的開路人,做羣衆的貼心人,做班子的帶頭人”。
這是繼今年1月12日與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交流後,習近平近半年內與縣委書記羣體的第二次直接對話。在那次見面中,習近平給縣委書記提出了“四有”要求: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在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張希賢看來,“四有”可以說是對縣委書記從“內優”方面提出的修養要求,“做四種人”是對縣委書記從“外勝”方面提出的行爲規約。而具備“四有”,成爲“四種人”,不僅是對縣委書記,也是對廣大黨員幹部提出的修養要求,是中共全面從嚴治黨的具體要求。
作爲擁有8779.3萬名黨員、在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的黨,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威望和能力,不僅直接關係自身,也直接關係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今年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元年,中共已在全面加強自身建設方面打出重拳,步步深入。
十八大以來,中共推進“思想建黨”,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褚鬆燕表示,一般老民衆眼中的高官離着很遠,跟他們打交道的是基層辦事人員,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執政黨純淨自身、革新求變的重要舉措,也是探索從非常態向常態的執政黨制度建設的過渡。
這場活動結束後不久,中共又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要求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不嚴以修身、嚴以用權以及對人嚴而對己寬等都是作風不正、不符合新要求的表現。”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部教授邱霈恩說,目前還存在一些“不嚴不實”的問題,有的領導幹部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心不在謀事創業上,而在謀權謀位爭名利、拉幫結派搞團伙,提拔的不是同鄉就是親信內部人。“三嚴三實”正是要解決這些問題,讓要求內化到幹部的“三觀”中,外現到幹部的工作中。
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共在加強黨的建設方面打出“組合拳”,全面實施《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構建科學有效、簡便易行的選人用人機制;改進地方政績考覈工作,促進領導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特別是破除“唯GDP”選人機制;制定實施《選拔優秀年輕幹部的意見》、《加強鄉鎮幹部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意見》等制度文件;推進中管企業領導人員選任制度改革和薪酬制度改革;完成新中國成立以來組織工作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全面清理。
對於中共目前持續的雷霆反腐態勢,張希賢認爲,對那些違法亂紀,踩“紅線”越“底線”闖“雷區”的官員必須堅決清除,正風肅紀,同時要形成不敢腐、不想腐的制度設計,巡視制度即是其中之一。
就在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修訂稿)》、《關於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規定(試行)》。“前者是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實踐成果固化爲制度方面的重要進展,後者是幹部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張希賢說。
談及日益完備的黨內製度設計,張希賢指出,這說明“制度治黨”已成常態,正成爲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的發力點,隨着各項制度的嚴格執行,中共將最大限度地釋放從嚴治黨的疊加效應。(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