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總理給咱們回信了!”今年3月份,清華大學創客實驗室負責人李寅等同學聯名給李克強總理寫信,彙報了他們創意創新創造創業有關情況,表達了大學生創客們在“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浪潮中的勇氣和擔當。
五四青年節前夕,他們欣喜地收到了回信,總理的每句話都印在心間——“在創客的時代,創造不再是少數人的專業,而是多數人的機會。”“政府將會出臺更多的積極政策,爲‘衆創空間’清障搭臺,爲創客們施展才華、實現人生價值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希望你們不斷豐富創客文化,把創客種子在更大範圍播撒開來。”
一
在給總理寫信的那段時間,李寅接到了一個合作邀約;在收到總理回信時,項目已進入籌備階段;而如今,李寅的名片上多了兩個職務——北方創客體驗中心聯合創始人、青橙北方(天津)創客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
是誰發出了邀約?是河西區區委、區政府。
“我們聯合清華大學精心打造北方創客體驗中心,這是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發展衆創空間部署的實際舉措,同時也是把河西區着力打造成爲‘智慧產業區、創新夢想城’的實際行動。”河西區區委書記賈鳳山說,“這樣做的初衷,就是構築創新創業人才的聚集高地。衆創空間的管理和運營需要的是創客和創新者本身,只有創客才能真正理解創客、瞭解他們的需求。”本着“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這一原則,中心的運營管理權交給了青橙北方(天津)創客中心有限公司,落到了這羣年輕人的肩上。
剛剛試運營的北方創客體驗中心,坐落於秀麗的人民公園內,總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爲天津乃至京津冀三地的創客羣體提供創意創新創造創業的公共服務平臺。集創客教育、創新實踐、創業輔導、產品孵化於一身,這裏正成爲創客們的“夢工廠”,正在探索一條創意創新創造創業生態鏈,這條生態鏈也串起了河西區傳統產業的提升和新興產業的培育。
和李寅一同收到邀約、傾力加盟的,還有做了12年科技創新教育項目運營的“資深”創客朱永健,清華大學創客教育實驗室企業顧問、天使投資人和創新管理實踐者李志,機器人教育和創新教育專家趙桐正……這些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二
北方創客體驗中心就是創客們的“家”。
河西區投資1000餘萬元,對人民公園內的空置廠房進行改擴建併購置硬件設備,內部空間和功能佈局則由清華大學創客教育實驗室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共同設計。
中心規劃爲物理空間層、服務支持層和協同創新層,其中:物理空間層包括公共空間、3D製造工坊、分享空間、原型工具區等7個空間;服務支持層包括智能照明系統、智能簽到系統、空間管理系統、智能環境系統、遠程會議模塊、項目發佈模塊、項目展示系統等11項服務;協同創新層包括理論思維創新、管理模式創新、運營模式創新、服務模式創新、創客教育創新、創客羣體創新6個創新模式。
除了硬件,河西區還爲創客們提供了工號註冊一天辦結,人力社保綠色通道、科技中小企業認定、金融服務等一系列保障措施。
中心的亮點有哪些,如何實現創客到創業者的華麗轉身?
“對於創客來講,傳統的孵化器‘門檻高’,相對都是比較成熟的項目和技術,更多地體現爲創業支持。而現有的一些‘創客咖啡’,則是一個創客交流的空間。”李寅介紹,北方創客體驗中心則是把創意、創新、創造、創業綜合在一起,爲大衆搭建一個交流、分享、成長的平臺。
在這裏,創客們可以享受“創新導師一對一、項目經理一對多”的扶持。比如,技術、專利申報、商業文案撰寫等商務指導服務;產品定位分析指導服務;資金風險、運營風險、市場風險、推廣風險等風險控制指導服務……
在這裏,創客們還可以在創客交流和創新分享會上交流創新技術和創業經驗,體驗學習中心的一系列製作工具,享受“智能機器人、定製化3D打印、大中型電子互動裝置定製、創意產品定製”免費活動……
“我喜歡動手創造,用自己的方式改變生活。我想這就是創客精神。”畢業於天津工業大學機械自動化專業的劉毅是一個“機械癡”。他研發的新概念太陽能農業大棚,可將太陽能的一次電能轉化爲氣能即壓縮空氣儲能,整個過程的保存使用都是可循環的綠色能源,獲得了全球創客馬拉松科技競賽第三名。
“我打算成立公司,把創新事物與每個人分享。”談到來這裏的原因,劉毅的回答很簡單——“氛圍”,一羣能玩到一起的年輕人專注於創新的氛圍。
三
對於劉毅這樣的創客,北方創客體驗中心量身定製了一套服務方案,包括對接行政審批部門註冊企業,創意產品原型製作、產品市場劃分等。在“衆籌”方面,還提供產品圖片和視頻拍攝,並聯絡京東、淘寶和國外衆籌平臺。產品處於創意期間,種子基金也會投入扶持。
“我們是以平視的視角看待每一位創客,幫他們把創意轉化爲試點產品,帶他們把試點產品轉化爲市場產品。”朱永健說。但他也深諳,保持創客們的激情熱情,必須有一套成熟的運營機制和商業模式。
“創業創新教育體系的建立是我們與其他孵化器和衆創空間最顯著的區別,也是中心商業模式中的重要一環。”北方創客體驗中心活動負責人趙桐正介紹,中心將定期面向社會,組織公開課,講授開發工具和智能研發平臺的使用方法與開發技巧;在校園內組織以“創客競賽項目”爲導向的專業輔導與團隊培訓……
“基金對於創客的興趣越來越高,看中的就是創客及其產品上的創新與創意。”北方創客體驗中心運營負責人朱永健說,“中心的發展正是基於創客的成長。”這裏將幫助創客完成從創新概念到產品原型再到市場產品的整體流程。對於創新初創團隊,將提供從天使投資到風險投資、直至新三板上市乃至國外上市的全程服務。目前,已有4家企業進入創新創業孵化扶持服務和投融資流程。
與中心“四創”的定位相比,李寅和他的夥伴們有一種更大的抱負:成爲培育創客文化、弘揚創客精神和創新生活方式的“傳播源”。
“我覺得任何變革都是以思想之變爲先導,以文化之變爲積澱,以生活方式之變爲落腳。中心的名稱前加上‘體驗’這兩個字,就是想成爲一個示範。教育、引導、傳播、共享……讓創客文化潤物無聲地融入人們心中。比起經濟效益來,我們更看重自己的公益擔當和社會責任!”
李寅興奮地介紹,上次中心舉辦的創客文化講座,不僅吸引了許多創業青年,還有不少中年人甚至白髮老者參與。“這不,我們還和大中小學建立合作關係,成爲學校的科技創新實踐教育基地,讓同學們享受創新創意帶來的樂趣。創客不是青年的專利,只要你有夢想,只要你想逐夢,你就是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