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的張自忠路,因紀念抗日將領張自忠將軍而得名。記者近日沿路探尋,遇到的市民和遊客幾乎都能肯定地說出路名的來歷。這位抗日英雄,已深深銘刻在天津的城市記憶中。
“張自忠路不光天津有,北京、上海也有,都是爲了紀念張自忠將軍而命名的。”在張自忠路和解放橋交口,正在拍照的遊客鄭先生對記者說。的確,爲了紀念這位抗日英雄,全國多個城市都有以其名字命名的道路、紀念館、紀念園。
“張自忠是位有勇有謀的抗日英雄,除了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在國際舞臺上也讓日本人吃盡了苦頭!”提起張自忠,文史學者金彭育介紹說。1937年英國領事館舉行宴會,氣焰囂張的日本司令官堅持要以最高來賓身份出席。張自忠得知後,與英國領事館一再強調:英租界也是中國領土,在國際事務上其他國家絕不能喧賓奪主!最終,宴會確定以張自忠將軍爲最高來賓。講到這裏,金彭育將整理的史料放到一邊說:“不但不能讓日本人得逞,還得給他們來個樣兒看看!”宴會當天,張自忠將軍並沒有參加,只派部下出席,又給了日本方面一個警告。
張自忠將軍在抗日戰場上的英勇,更是被後人深深銘記。1940年5月,日軍爲了控制長江的交通,切斷通往重慶的運輸線,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張自忠將軍的部隊與日軍發生遭遇戰,部隊1500餘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圍在南瓜店以北的溝沿裏村。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一晝夜發動9次衝鋒。張自忠將軍雖左臂中彈,仍堅持指揮作戰,激戰至手下只剩數百官兵時,他又將衛隊全部調去前方增援,最終英勇地犧牲在抗日戰場。周恩來曾寫文章稱讚張自忠將軍:“其忠義之志,壯烈之氣,直可以爲中國抗戰軍人之魂。”
“英勇犧牲在抗日戰場,是張自忠作爲軍人最大的榮耀。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犧牲的最高級別的將領之一。”和平區委黨史研究室調研員孫健告訴記者。
如今的張自忠路,整潔而平坦,與周圍的海河景觀相得益彰。無論是到天津觀光的遊客,還是周圍散步的市民,每每看到這裏的路牌,就會想起這位驍勇善戰的抗日英雄。
張自忠,山東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著名抗日將領,參與過臨沂戰役、隨棗會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