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年的一半已經過去,相信很多人在忙着寫自己的年中總結。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如何運籌國內國際大局,帶領幹部羣衆完成各項工作呢?年中之際,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通過國內、國際兩個篇章,帶您回顧一下習近平的2015年上半年足跡。今天,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國際篇。
>>習近平2015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國內篇
2015年上半年,習近平兩次出訪:一是到巴基斯坦、印尼;二是出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週年慶典並訪問俄哈白三國。與此同時,國內的外事活動也非常豐富。博鰲亞洲論壇、習莫會、亞投行協定簽署儀式,盡顯中國“主場外交”魅力。
兩次出訪抵達六國:中國的“朋友圈”不斷擴大
習近平主席在2015年上半年兩次出訪,分別在4、5月。上半年出訪,選擇了中國周邊友好國家,與之親切互動,深化了雙方的傳統友誼,不斷推動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務實合作。

4月20日中午,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伊斯蘭堡,開始對巴基斯坦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向歡迎人羣揮手致意。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構建中巴命運共同體開闢亞非合作共贏新徵程
4月20日至21日,習近平對巴基斯坦進行國事訪問,此爲2015年首訪。21日至24日,習近平赴印尼出席亞非領導人會議和萬隆會議60週年紀念活動。
4月20日,從北京出發,歷經6個小時,飛行3900公里,習近平乘坐的專機進入巴基斯坦領空,巴空軍8架梟龍戰機隨即升空,爲習近平專機護航。“梟龍”是中巴雙方共同投資研製的多用途輕型戰鬥機。這種戰機不僅是兩國軍事合作的象徵,也被視爲兩國傳統友誼的見證。
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伊斯蘭堡同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舉行會談。雙方一致同意將中巴關係提升爲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不斷充實中巴命運共同體內涵,致力於中巴世代友好。會談後,雙方簽署並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關於建立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的聯合聲明》,見證了50多項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基斯坦議會發表演講時指出,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友誼是肝膽相照的信義之交,休慼與共的患難之交,堪稱國與國友好相處的典範。巴基斯坦人民將中巴友誼比喻爲“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中國人民則親切地稱巴基斯坦人民爲“好朋友、好鄰居、好夥伴、好兄弟”。
4月22日至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亞非領導人會議和萬隆會議60週年紀念活動。“面對新機遇新挑戰,亞非國家要堅持安危與共、守望相助,把握機遇、共迎挑戰,提高亞非合作水平,繼續做休慼與共、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習近平主席在雅加達亞非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是對亞非新時期聯合自強的期許,也宣示着中國的承諾與擔當。
習近平主席在出席亞非會議期間發表一系列重要主張,闡述了中國的國際合作觀,對構建以合作共贏爲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形成了戰略指引,對國際格局的演變方向必將產生重要和積極影響。

5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開始訪問俄羅斯,並出席即將舉行的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週年慶典。這是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步出艙門。新華社記者張鐸攝
訪問俄哈白三國“一帶一路”合作再深化
5月7日至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訪問哈薩克斯坦、出席在俄羅斯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週年慶典並訪問俄羅斯、對白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6天時間裏,習近平主席同三國元首深入交換意見,出席了近50場雙、多邊活動,廣泛接觸各界人士,多角度、深層次闡述中國謀和平、促發展、推共贏的重大主張。習近平主席同三國元首之間建立的深厚友誼和彼此互信,爲國家關係的繼續順暢發展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三國均高規格接待習近平主席訪問。
習近平訪問哈薩克斯坦雖然只有短短半天,創下習近平外訪時間最短紀錄,但其意義不同尋常。十天前,納扎爾巴耶夫剛剛贏得大選連任哈薩克斯坦總統,習近平是納扎爾巴耶夫連任後接待的首位外國元首。習近平在“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納扎爾巴耶夫成功連任之際,專門抽出半天時間應邀訪問哈薩克斯坦,恰如給朋友的一個擁抱,對增進中哈政治互信具有特殊影響。
從8日9時50分抵達到10日9時30分啓程赴白俄羅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訪問歷時近48小時。這是習近平自擔任國家主席兩年多來第四次訪問俄羅斯,會見政要、出席閱兵、簽署聲明,日程安排緊湊。訪俄期間,兩位元首熱切交談。步行路、檢閱臺、觀衆席、宴會桌,衆多貴賓中,兩位元首近乎全程在一起。中俄雙方共同協商,努力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相對接,確保地區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維護地區和平與發展。
在白俄羅斯,除了密集的政要會見,習近平主席訪白期間還參觀了中白工業園區,出席地方經貿論壇、參觀衛國戰爭歷史博物館。習近平強調,我這次訪問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14年再次訪問白俄羅斯。希望雙方以我們這次會晤爲契機,推動兩國高水平的政治關係轉化爲更多實實在在的務實合作成果,共同開創中白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新時代。
國內外事活動豐富:“主場外交”盡顯中國魅力

3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海南博鰲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出席外事活動、發表公開演講、會見外賓……在國內,習近平主席也有大量的外事活動。出席中國—拉共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會、亞投行協定簽署儀式,在西安會見印度總理莫迪,中國完美演繹“主場外交”。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強調,我們要把握世界大勢,跟上時代潮流,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爲有利的地區秩序,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亞洲是世界的亞洲。亞洲要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必須在世界前進的步伐中前進、在世界發展的潮流中發展。在年會期間,習近平還同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的40位中外企業家代表座談。習近平強調,我們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將促進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與投資,促進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與新型工業化,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在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會時,習近平指出,“德不孤,必有鄰。”只要中日兩國人民真誠友好、以德爲鄰,就一定能實現世代友好。中日兩國都是亞洲和世界的重要國家,兩國人民勤勞、善良、富有智慧。中日和平、友好、合作,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6月29日,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出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簽署儀式的各國代表團團長。習近平指出,簽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標誌着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邁出具有歷史意義的步伐,展示了各方對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莊嚴承諾,體現了各方團結合作、開放包容、共謀發展的務實行動。中國願同各成員國一道,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打造成專業、高效、廉潔的新型多邊開發銀行,共同爲促進亞洲和世界經濟繁榮作出貢獻。
除上述活動外,習近平還在中國會見了多位外國政要,包括印度總理莫迪、法國總理瓦爾斯、韓國總統朴槿惠、比利時國王菲利普等。其中,接待印度總理莫迪安排在西安,被媒體廣泛關注,稱爲“家鄉外交”。中國最高領導人在首都北京以外的城市專程會見外國元首,儘管這樣的安排在中國外交史上並非首次,但仍屬罕見。兩國領導人在西安參觀會談,從歷史聊到現代,共話中印友好情誼。西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習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爲“龍象共舞”提供了新機遇,而莫迪上臺後提出的“向東行動”政策,正好與之呼應。習近平在與莫迪會談時指出,當前,中印都面臨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機遇,中印關係存在實現飛躍的巨大潛力和現實條件。雙方應該順應歷史潮流和各自實現民族復興的戰略需要,構建更加緊密的發展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