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辛莊鎮白塘口村,有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民間巧匠。在他的手中,一塊塊木料能夠拼接出精美細緻的工藝品。玩家和木友把他的作品視作寶貝,圈裏人都稱呼他“木癡”,他就是田樹豹——傳統木結構工藝的傳承者。
上世紀80年代,田樹豹家裏經濟條件差,他就去了村裏的木匠鋪學徒,姐姐結婚陪嫁的木製傢俱全由他一人制作。從生疏到熟練,從陌生到喜歡,一來二去,田樹豹對木工藝產生了極大興趣,也是從那時起,他開始研究起了木頭和木工藝技巧。一塊木料到了他的手裏,他會翻來覆去地看,不斷琢磨,不停請教,直到把這塊木料吃準、摸透,打造成一件精美的工藝品爲止。
田樹豹總說:“塑木先塑人。”2012年,田樹豹80歲的老母親病重,田樹豹毅然放下手裏的工作,回村照顧病重的母親。看着母親一天一天好起來,田樹豹總算鬆了一口氣,而這一放鬆,讓田樹豹萌生了一個想法。就是把自己小時候用過看過、快失傳的木製車具、農具重新還原。他決定先從馬車開始,他嘗試着請一些趕過馬車的老師傅,回憶當年馬車上的零部件,並按1:10的比例還原。經過一年多的摸索和嘗試,“小馬車”終於製成。馬車的造型精美絕倫,功能也和大馬車一模一樣,這讓田樹豹十分高興。在這些作品中,最讓田樹豹滿意的是一輛獨輪車作品。古樸粗獷的泥人配上細緻精美的獨輪車,彷彿真的回到了那個年代。
由於精工細作,田樹豹“木癡”的綽號逐漸傳開。而“木癡”的確名不虛傳,在製作過程中,他的絕招就是對木料的處理,對拼接細緻入微。木料的應力一直是木工藝品尤其是木結構工藝品製作過程中的一大難關。所謂應力問題,通俗講就是木頭變形。然而田樹豹對木料的變形,有着自己獨到的解決方法。製作出的工藝品不留伸縮縫,而且全都爲難度極高的榫卯結構,圈中人無不稱讚。
如今,53歲的田樹豹準備在村裏辦一場免費展覽,目的就是爲了讓更多人喜歡木結構工藝,瞭解木結構工藝。同時也能讓孩子們知道上一輩人曾經用過的車具、農具等,讓更多的年輕人品味木工藝的古樸,並把這門傳統工藝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