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按照天津市衛計委“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精神,把推動信息惠民作爲一項重要工作。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以問題爲導向,把讓人民羣衆滿意作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啓動了智慧門診建設,通過對專家門診的信息化服務流程的升級再造,實現分時段預約、智能分診叫號、門診網上服務和手機APP全流程服務,極大地方便了患者就醫。
智慧門診主要是針對門診患者滯留醫院時間長造成人員密集密集、預約繳費方式侷限、就診相關信息不暢通、專家號預約情況不均衡、未實現電子排隊叫號等服務等問題,以醫院信息系統和互聯網爲支撐,打破醫院圍牆,使患者足不出戶就可完成預約掛號、網上支付、分時段預約、候診自動排隊叫號、查閱檢驗報告報告,從而實現醫院診療和服務能力的雙提升。
預約掛號採用實名制,與身份證、醫保卡、醫卡通、手機號聯網,同一手機號只可綁定3個就診人信息,同一預約日期的前提下,同一就診人在同一科室同一醫生只能掛1個號;同一就診人最多隻能預約2個專家號。按照科室、醫師姓名或門特病等方式檢索醫師;找到醫生後,可點擊醫生後面的出診日期進行預約;提前20分鐘憑就診人身份證、醫保卡或醫卡通到自助機取號就診;預約5天內的專家號。掛號支付成功,在個人中心可查看預約信息。每天6:30——18:00可預約。
據瞭解,傳統的就醫模式是患者提前到醫院排隊掛號(如果專家號掛完了還要等到下次再來),然後是排隊等候就診,檢查、化驗、取藥。等檢查、化驗結果出來後,還要到醫院取報告。通過智慧門診,患者可使用網上、電話、醫卡通等多渠道掛號,並且是分時段預約,患者只要是在預約的時段到醫院就診即可,並不需要無休止的等候;做完檢查化驗後,在規定的時間內,患者不出家門,即可查閱到報告,根據結果決定下一次的就醫方向。這種“互聯網+”的流程改造,雖然醫院投入了大量資金和人力,但帶來的卻是爲患者和家人節約了寶貴的時間,以及避免在排隊掛號、等候就診過程中出現的焦躁不安情緒。同時醫院門診就醫環境將得到極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