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小白樓街道爲民服務大廳內有一面百姓心願牆,羣衆會在牆上留下微心願,小白樓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全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到心願牆上看看,摘下幾個微心願,儘自己所能幫助百姓來圓夢。
“那個低保戶家庭的孩子摔壞了腿,雖然大夥捐了錢,但咱還得關注着”“開封道社區開封裏小區的供水項目還要繼續跟進”“走,咱現在就去施工現場看看!”……
李全傑從事街道工作16年,他要求自己,每週必須下社區兩到三次,和社區工作人員交心,和百姓面對面聊天,爲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難事和煩心事。幹部和羣衆有什麼問題都願意找書記,“有啥事,第一個就想到他”,社區羣衆幹部經常這樣說。
面對羣衆利益訴求日益複雜的情況,李書記總結出最樸素的羣衆工作心得:“不怕難,遇事敢於面對,敢於擔責;和百姓建立信任,既要講道理,又要帶着感情,帶着感情爲羣衆服務,把羣衆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解決好。”
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開展以來,他以羣衆滿不滿意作爲工作的最高標準,不務虛功,不圖虛名,更加明白了羣衆的急需和期許,由此便緊緊抓住了工作的發力點。正是有了這種公僕情懷,在他心裏沒有辦不成的實事、解決不了的難題。
去年3月6日上午,泰安道五號院正在施工的塔吊因纜繩脫落,一捆三角鐵從高空散落,導致曲阜道78號小區內四個樓門屋頂受損,透氣窗被砸破,一輛早餐車、一輛自行車、兩個空調護欄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雖然沒有造成居民傷亡,但樓內的25位居民受到了驚嚇。
幾分鐘後,李全傑就帶領街領導、居委會工作人員、派出所民警出現在現場,當即啓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首先叫停施工,控制現場,防止事態擴大。接着組織街道幹部、居委會工作人員和樓門長等居民骨幹挨家挨戶到羣衆家裏慰問,說明情況,安撫情緒,並對居民的財產損失進行查看和登記。同時主動與施工單位聯繫,說明情況,講清利害,要求對方儘快拿出處理意見。由於工作及時、措施到位,原本情緒激動的居民很快平靜下來,個別想到施工現場和區政府門前上訪的人員被攔了回來。施工單位也意識到儘快處理好這一問題的重要性,一再表示要配合街裏做好工作,預先墊付資金,派出專人,將受到驚嚇的居民一一送到附近的公安醫院進行檢查……
整個事件僅用一天時間就得到了妥善解決,雖然事發地點與區委、區政府只有一路之隔,但當事居民無一人上訪,正值全國兩會召開的敏感期,沒有造成任何不良社會影響。
羣衆都說:“雖然事兒發生得很突然,但政府處理得很及時、想得很周到,不僅賠償了損失,還爲我們解除了心病,街道李書記跑前跑後,有這樣的主心骨、貼心人,真是我們白樓老百姓的福氣。”
作爲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全傑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創新思路,轉變工作方法,紮根基層黨建,心繫百姓。李全傑經常說,居民擔心的事就是我們街道幹部該操心的事。爲了方便社區居民辦理各項業務,經過多次調研試運行,小白樓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擴充了區下沉的服務事項,已能爲羣衆辦理事務105項,老百姓進一個門,在一個窗口就能夠辦理多個事項。建立了網格化信息指揮中心,在轄區52個網格安裝了98個攝像頭,實時監控,用信息化、網格化、智能化的技術手段,求解轄區治理全系列問題。
點評:
帶着情感服務羣衆。將心比心對待羣衆。
他只是一名樸素的基層黨幹部。他從早到晚馬不停蹄。他不太善言辭。他的手機24小時開機,經常被打得發燙。因爲,他始終牢記羣衆路線是黨的生命線,把做好服務羣衆工作擺在最重要的位置。
好乾部不是說出來的,是踏踏實實做出來的,是百姓心裏豎起大拇哥。“有啥事,第一個能想到他。”羣衆的需要就是人民公僕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