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本市塘沽警方通過工作,又成功攔截兩起通訊網絡詐騙,爲羣衆避免了數萬元損失。今年以來,塘沽警方已成功勸阻通訊網絡詐騙案件10餘起,爲羣衆挽回損失10餘萬元。
警惕可疑鏈接保護好個人信息
7月8日凌晨2時許,家住塘沽馨順園的羣衆張某報警稱自己的銀行卡被“盜刷”2萬元,下面還有一個短信鏈接。接到報警後,胡家園派出所民警立即與張某取得了聯繫,並告訴張某千萬不要點擊鏈接,同時在家中耐心等待。
5分鐘後,民警來到張某的住處瞭解得知,張某晚上收到一條自己招商銀行卡被刷走2萬元的信息,目前餘額爲0元,短信看起來也的確是從銀行官方短信平臺發過來的,張某一下子就慌了神,於是立即報警。
民警朱振趕到張某家中仔細查看了信息內容,發現短信的號碼爲“1965795555”,而招商銀行的客服號碼卻是“95555”,號碼十分可疑,爲了保證張某的賬戶安全,民警朱振馬上帶着張某來到附近銀行的取款機進行賬戶查詢。經過查詢,張某卡內的現金並沒有被盜刷,餘額仍爲2萬餘元。這時已經是凌晨2時25分,張某長舒一口氣,對民警朱振說:“太謝謝了,我晚上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民警提醒:市民在收到銀行或者其他機構的短信提醒時,一定要保護好個人信息,不要點擊可疑的鏈接,更不要與短信中提供的網址、電話號碼聯繫。在收到不是本人操作的手機驗證碼短信後,應及時撥打客服電話掛失銀行卡,修改網銀密碼,並及時撥打110報警。
銀行卡涉“洗錢” 不聽不信不轉賬
7月7日晚11時許,于家堡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居住在新城家園羣衆劉某的電話,稱其對象王某原本是要去照顧老人,可是卻一直沒有露面,給王某打電話才知道,王某還在家中沒有出門,電話再撥過去就始終處於佔線中。劉某擔心王某是不是發生了意外,於是在小區物業撥打了報警電話。
接到報警後,于家堡派出所民警立即趕到新城家園內,在物業處找到了劉某,民警根據劉某的描述判斷,王某很有可能是遇到了通訊網絡詐騙,於是立即趕到了劉某家中。
民警和劉某回到家中一看,王某仍然在和他人通話,民警立即上前制止了王某的通話。經瞭解得知,王某接到了自稱“浙江公安”的電話,稱王某的銀行卡涉及洗黑錢,王某信以爲真,正準備按照對方要求進行下一步行動。民警對王某進行了細緻耐心的解釋,告訴王某這是一種典型的通訊網絡詐騙手段,警方在進行一般性調查時,是不會打聽市民的私人賬戶信息的,以後再接到類似電話,一定要提高警惕,拒絕透露個人隱私信息。聽完民警的講解,王某頓時恍然大悟,連聲對民警表示感謝。
民警提示,這類詐騙案的詐騙手法主要是以受害人涉嫌某特大案件、身份泄露、“洗黑錢”爲由,冒充公檢法機關人員,以覈查受害人資金爲名義,要求受害人將錢匯至詐騙人提供的所謂安全賬戶中。民警提醒廣大市民,公檢法機關在任何時間都不會通過電話、郵件等形式要求匯款,只會以當面交付正規文書等形式予以通知。遇到這種陌生人的電話和短信時,可以讓民警幫助覈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