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這個炎熱多雨的夏天,餓了麼、美團、百度外賣、到家美食會……大大小小的外賣O2O拼殺正酣,不惜血本的補貼優惠吸引了大量用戶。而在商家的銷售數據背後,突然增加的外賣點單比例,正從一些細微之處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每天上午十點半,
就拿出手機籌劃午飯
曾經被周邊餐館的外賣菜單佔據的冰箱門如今乾乾淨淨,取而代之的,是王奎手機屏幕上,被命名為『吃飯』的應用群組——裡面各種餐飲外賣軟件已經放滿了一屏。最近一個月,自由職業者王奎用這些軟件叫的外賣超過70次。
『哦哦。』這麼一算,王奎自己也有些吃驚,平均一天兩次還多。
『你早飯也叫外賣?』
『不是,我有時候也買咖啡和水果。』王奎想了想,又修正說:『有的早飯也等於是叫的外賣,因為我買面包。』
王奎把自己頻繁地使用外賣軟件點單歸因於最近的天氣,『不是下雨,就是看著像要下雨,還熱,最好就是叫外賣。』
『去年夏天不熱嗎?』
『去年實在不行就是叫個必勝客的比薩,大一點的,吃一天;或者小區飯館兒叫蓋飯,我老懷疑裡頭是地溝油。』王奎回顧自己去年叫外賣的經歷,覺得完全不能和這個夏天相比。前一天中午,他在一家1.2公裡之外的餐廳點了一道鮮筍燒肉和一道豆腐,『在點評網站上口碑不錯,味道還行。』
幾個外賣軟件加起來,送餐時間在一小時內的餐廳有三十多家,從潮汕砂鍋粥到麻辣香鍋,從烤鴨烤魚到烤翅烤串,應有盡有。極大豐富的點餐范圍和新的訂餐方式逐漸改變了王奎的生活習慣:以前總是肚子餓了,纔拿起商家的外賣單打電話點菜;現在,每天十點半左右,他就會拿起手機為自己籌劃一單午餐外賣,『做好送來正好就到中午飯點兒了。』
『今年夏天,戶外活動時間
降到歷史最低點』
作為一名資深外賣用戶,王奎能舉出不少用手機軟件叫外賣的好處,比如『去年有一次我已經很餓了,想叫我們小區的一個炒餅,打了兩次電話都佔線,等了一會兒再打過去,原來店已經換手乾別的了,你用APP點餐就不會出這種事。』
不過,面對自己今年夏天的高頻點單行為,王奎也有點心虛,『習慣這事兒挺可怕的。我上個月去杭州,住在酒店裡還點了個外賣。以前到別的城市,會看看點評網站找好評高的餐廳,這次就直接用外賣軟件,看本地人都叫什麼外賣,看著饞了就點了;後來覺得有點「二」,出來玩兒還叫外賣。』
曾經喜歡在夏天跟朋友戶外『擼串』的王奎,今年還叫了幾次烤串外賣。『本來是想跟哥們兒出去吃的,但是怕下雨,一看好幾個燒烤店都送外賣,就叫了在家吃,還叫了兩份兒小龍蝦,吃得也挺過癮,還能看《中國好聲音》。』
O2O商家們火拼外賣市場的結果,讓宅人王奎今年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降到了歷史最低點。
『有天本來想出去吃飯的,但是發現錢包裡沒多少現金了,想想大熱天走到ATM機有點遠,算了,還是叫外賣吧。我想,等到冬天又冷風又大,我肯定更不願意出去。以前能送餐的店少,為了換口味還會特意出去吃飯,現在連這個需求也沒了。』
從叫外賣開始的
『生活管理』
公司位於CBD商圈的Tina,從今年六月纔開始頻繁通過叫外賣來解決吃飯問題。
『以前覺得叫外賣就是不好好吃飯,湊合事兒的意思,除了快餐就是附近小飯館兒,跟泡面差不多。』Tina說,而快速跑馬圈地的手機外賣軟件們改變了她的想法。
『沒想到日料店現在都可以送外賣了。』注重健康飲食,少油少鹽的Tina對此很是驚喜,甚至她經常光顧的一家沙拉店也跟某外賣軟件合作,開展了送餐業務,『還有水果店在賣水果套餐,特別適合我需要控制體重的時候吃,一盒四種,切好的,中午在公司吃也沒問題。』
因為常在微信群裡分享外賣優惠券,Tina變身外賣達人的情況終於被母親發現了。『我媽就教育我不要老吃外賣,我就把我那幾天外賣點單的記錄發給我媽看,我媽就不說我了。』Tina不無得意地表示:『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吃飯問題啦。』
自從點起外賣,Tina自己下廚的次數越來越少,有一次她特意把廚房收拾乾淨,准備做頓咖喱犒勞自己;可是看了看光潔一新的廚房,Tina還是拿起了手機,『不忍心把廚房弄髒。』
現在,Tina的午飯晚飯、飲料水果幾乎都通過手機外賣軟件解決,一次兩個閨蜜到她家裡過周末,Tina還試著叫了一次下午茶。
短短兩個月,Tina覺得自己的生活隨之發生了許多變化:因為外賣軟件大部分通過綁定銀行卡結賬,可以把刷卡記錄直接導入記賬軟件;因為每次點單的內容都有記錄,方便關注體重和營養攝取的Tina掌握自己的飲食情況……
『以前自己也會記,但有時候落下一兩天,後面就連不上了,現在等於自動有一份記錄,有空的時候整理一下就可以。』 Tina說,『我以前用iPhone5的時候,雖然說智能手機有很多功能,各種軟件能幫你進行生活管理,但有的下了我也沒怎麼用,主要還是聯系人、玩游戲;現在用到iPhone6,從打車軟件到外賣軟件,纔覺得確實有點生活管理的意思,不是有句話叫「吃什麼,決定了你是什麼人」嗎?』
不過,外賣叫多了,Tina也發現了一點問題:自己食量不大,但有時候為了湊足起送數額,不得不多點一份菜品或者主食,難免浪費,『而且,我點了這麼多次外賣,從來沒見過傳說中特別帥的外賣小哥兒。』
『叫外賣,
一個星期節省出5個小時』
周鳴(化名)開始習慣走出金臺夕照地鐵站的時候,劃開手機點一單外賣,回到家稍事休整,正好吃飯。以前他總喜歡在路過附近小超市的時候,去補充一些飲料零食,現在這些時間都被省下來了。
『這些外賣網站能送的東西越來越多,現在連藥都能送了。』周鳴說:『有天特別熱,我回來覺得自己可能有點兒中暑,就下單買了藿香正氣水,很快就送來了。』
對周鳴而言,外賣最大的好處就是節省時間,『男的一般都不會覺得買東西是件有意思的事,沒必要浪費這個時間。』
在他把周圍感興趣的外賣餐廳都嘗試了一遍之後,為了進一步節省時間還規劃出了自己的『專屬菜單』:周一餃子、周二喝粥、周三地三鮮或者宮保雞丁加米飯……這樣就不會因為『選擇恐懼癥』耽誤時間。
不用走去餐廳、不用等,如果把外食換成外賣,每頓飯能為周鳴節省超過三十分鍾的時間,『一個禮拜差不多五個鍾頭』,周鳴對這一點尤為滿意,『有人說叫外賣吃的人是懶,那要看你把節省的時間用來乾嗎了,像我這樣每天晚上都出去跑步的人,肯定不是因為懶纔叫外賣的。』
唯一一次讓他覺得有點別扭的點單經歷,是開門接餐時,發現送外賣的是位老大爺,『雖然我自己很確定我不是懶,但是看到是個特別瘦小的大爺來送餐,還是覺得有點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