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賽場上,他是技藝高超的武者;課堂上,他是孩子們的授業恩師。酷暑炎夏,他頂着烈日練習一招一式;數九寒天,他在風雪中指導孩子們習武,他就是武清區文化館武術隊教練沙利軍。20餘年來,他始終堅持晨起練武,定期義務向武術愛好者教授傳統武術項目,輔導武術團隊參加各類比賽,爲武清羣衆全民健身及傳統武術的普及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幼年立志苦練武術
今年41歲的沙利軍是土生土長的武清人,現爲區武術協會副主席、國家二級武術裁判、國家武術六段、國家高級武術段位指導員。沙利軍自幼酷愛武術,小時候,他和許多男生一樣,喜歡看電影《少林寺》、《霍元甲》,愛讀金庸的武俠小說,曾無數次希望自己能成爲身懷絕技的英雄,行俠仗義、除暴安良。13歲那年,因從老太爺那得到一本家傳的拳譜,沙利軍立志學武,並跟隨當地武術拳師崔佳辰習練李氏太極拳。
最初學武時,站樁、衝拳,練起來就是幾小時、數百次,但沙利軍從不叫苦,不叫累。那時起,每天早晨5點多,他都會準時到駐軍部隊旁的空地,獨自一人練習師傅所教的拳法。放學後,沙利軍走在路上也時不時地比劃幾下,到家了總要抓時間練上幾招。久而久之,他不僅武藝日益精進,也磨練出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他15歲時,有一次在雍園練武,無意中遇到來自市區練八卦掌的陳師傅。當時,陳師傅覺得沙利軍有資質,練得也不錯,便給他現場示範了一套招式。後來,沙利軍經常去市區找陳師傅請教,並在陳師傅的介紹下,於2007年正式拜津門武術名家戈國良先生爲師,學習程派高式八卦掌至今。
多年來,沙利軍憑藉紮實的武術基礎和良好的身體素質,在名師的精心指導下勤學苦練,武藝進步很快,多次代表天津市參加國內武術比賽,屢獲佳績。2014年,沙利軍被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評爲“‘中國當代傳統武術名家’天津武術百傑”。今年上半年,他還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9頻道大型紀錄片《中國功夫探祕》的拍攝。
言傳身教以德育人
“能爲家鄉培養更多的優秀武術人才是我的願望。希望可以挑選一些練武的好苗子,把我的武學技藝傳授給他們,讓更多人感受到中華武術的魅力。”沙利軍說。2008年,沙利軍在區文化館的支持下創建了武術隊前身——區雍陽武術推廣中心,一直擔任教練至今。
沙利軍武藝高、有耐心,是家長們公認的好教練。課堂上,他是一名嚴格的武術教練,對隊員嚴格要求,精益求精,手把手地教,逐人指導,從不馬虎。隊裏大多是一些八、九歲的孩子,很多方面都需要教練無微不至的關心與照料,沙利軍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隊員們訓練時腿腳扭傷了,他親自給擦藥,幫他們按摩。有的隊員比較內向很少與人溝通,沙利軍便主動與他們談心,併爲其安排更多的表現機會,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同時,他十分重視對學員的品德教育。隊員們每天上完武術課,緊接着的便是“沙教練大講堂”時間。這時,沙利軍會以習武尚德爲切入點,教導隊員們要自立自強,要孝父母、敬師長、嚴律己、寬待人,並對他們當天的表現進行現場點評。隊員黃瑀的家長表示,兒子自從跟沙教練學武以來懂事許多,也更堅強自立了,有一次生病剛好,就堅持參加武術演出,令家長和教練都十分感動。
執教以來,沙利軍毫不保留地傳授着自己的真功夫。在他的帶領下,區文化館武術隊多次代表武清參加北京國際武術邀請賽、天津市中小學武術錦標賽、天津全民健身體育大會等賽事並獲得優異成績。目前,隊裏共有近50名學員分獲金、銀、銅牌共計200餘枚,其中金牌60餘枚,並有兩名隊員獲評國家二級運動員。
熱心公益弘揚傳統
武清武術文化底蘊深厚,名家輩出。近年來,全區更是掀起全民健身的熱潮。沙利軍積極參與到在雍園、文化公園、西苑公園、團結東里等場所建立武術輔導站的工作中,義務向武術愛好者傳授太極拳、八卦掌等傳統武術項目。同時,他多次參加區內各項文藝匯演、節日花會表演、武清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等公益演出。
2013年,沙利軍受邀指導編排第二屆天津國際馬拉松開幕式百人太極表演。當時距離表演還有兩個月,要確定動作招式、招募武術愛好者、排練到位,可以說時間緊、任務重。那段日子,每天19點到21點半,他雷打不動到文化公園指導武術愛好者排練。大多數愛好者們年齡在五、六十歲,有的學習招式動作比較慢,沙利軍幾乎每天都要加班加點或利用其他時間對他們進行單獨輔導。有時趕上白天工作忙,他經常顧不上吃晚飯便趕去排練。在他和武術愛好者們的共同努力下,百人太極表演如期順利演出,贏得了觀衆與選手們的廣泛讚許。去年,沙利軍再次受邀指導、編排環中國國際自行車賽以及第三屆天津國際馬拉松開幕式太極拳表演。近幾年,通過不懈努力,沙利軍在武清成立了天津市程派高氏八卦掌研究會武清分會,設立了黨支部,進一步完善、健全了機制,並經常組隊參加各項公益演出活動,深受廣大羣衆的喜愛。2014年,沙利軍被國家文化部評爲優秀文化志願者。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20餘年來,沙利軍以武修身、以德育人,取得了許多優異的成績。他表示,今後將繼續致力於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助力武術全民化,讓更多人瞭解武術文化,爲和諧社會、美麗武清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賽場上,他是技藝高超的武者;課堂上,他是孩子們的授業恩師。酷暑炎夏,他頂着烈日練習一招一式;數九寒天,他在風雪中指導孩子們習武,他就是區文化館武術隊教練沙利軍。20餘年來,他始終堅持晨起練武,定期義務向武術愛好者教授傳統武術項目,輔導武術團隊參加各類比賽,爲武清羣衆全民健身及傳統武術的普及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幼年立志苦練武術
今年41歲的沙利軍是土生土長的武清人,現爲區武術協會副主席、國家二級武術裁判、國家武術六段、國家高級武術段位指導員。沙利軍自幼酷愛武術,小時候,他和許多男生一樣,喜歡看電影《少林寺》、《霍元甲》,愛讀金庸的武俠小說,曾無數次希望自己能成爲身懷絕技的英雄,行俠仗義、除暴安良。13歲那年,因從老太爺那得到一本家傳的拳譜,沙利軍立志學武,並跟隨當地武術拳師崔佳辰習練李氏太極拳。
最初學武時,站樁、衝拳,練起來就是幾小時、數百次,但沙利軍從不叫苦,不叫累。那時起,每天早晨5點多,他都會準時到駐軍部隊旁的空地,獨自一人練習師傅所教的拳法。放學後,沙利軍走在路上也時不時地比劃幾下,到家了總要抓時間練上幾招。久而久之,他不僅武藝日益精進,也磨練出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他15歲時,有一次在雍園練武,無意中遇到來自市區練八卦掌的陳師傅。當時,陳師傅覺得沙利軍有資質,練得也不錯,便給他現場示範了一套招式。後來,沙利軍經常去市區找陳師傅請教,並在陳師傅的介紹下,於2007年正式拜津門武術名家戈國良先生爲師,學習程派高式八卦掌至今。
多年來,沙利軍憑藉紮實的武術基礎和良好的身體素質,在名師的精心指導下勤學苦練,武藝進步很快,多次代表天津市參加國內武術比賽,屢獲佳績。2014年,沙利軍被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評爲“‘中國當代傳統武術名家’天津武術百傑”。今年上半年,他還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9頻道大型紀錄片《中國功夫探祕》的拍攝。
言傳身教以德育人
“能爲家鄉培養更多的優秀武術人才是我的願望。希望可以挑選一些練武的好苗子,把我的武學技藝傳授給他們,讓更多人感受到中華武術的魅力。”沙利軍說。2008年,沙利軍在區文化館的支持下創建了武術隊前身——區雍陽武術推廣中心,一直擔任教練至今。
沙利軍武藝高、有耐心,是家長們公認的好教練。課堂上,他是一名嚴格的武術教練,對隊員嚴格要求,精益求精,手把手地教,逐人指導,從不馬虎。隊裏大多是一些八、九歲的孩子,很多方面都需要教練無微不至的關心與照料,沙利軍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隊員們訓練時腿腳扭傷了,他親自給擦藥,幫他們按摩。有的隊員比較內向很少與人溝通,沙利軍便主動與他們談心,併爲其安排更多的表現機會,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同時,他十分重視對學員的品德教育。隊員們每天上完武術課,緊接着的便是“沙教練大講堂”時間。這時,沙利軍會以習武尚德爲切入點,教導隊員們要自立自強,要孝父母、敬師長、嚴律己、寬待人,並對他們當天的表現進行現場點評。隊員黃瑀的家長表示,兒子自從跟沙教練學武以來懂事許多,也更堅強自立了,有一次生病剛好,就堅持參加武術演出,令家長和教練都十分感動。
執教以來,沙利軍毫不保留地傳授着自己的真功夫。在他的帶領下,區文化館武術隊多次代表武清參加北京國際武術邀請賽、天津市中小學武術錦標賽、天津全民健身體育大會等賽事並獲得優異成績。目前,隊裏共有近50名學員分獲金、銀、銅牌共計200餘枚,其中金牌60餘枚,並有兩名隊員獲評國家二級運動員。
熱心公益弘揚傳統
武清武術文化底蘊深厚,名家輩出。近年來,全區更是掀起全民健身的熱潮。沙利軍積極參與到在雍園、文化公園、西苑公園、團結東里等場所建立武術輔導站的工作中,義務向武術愛好者傳授太極拳、八卦掌等傳統武術項目。同時,他多次參加區內各項文藝匯演、節日花會表演、武清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等公益演出。
2013年,沙利軍受邀指導編排第二屆天津國際馬拉松開幕式百人太極表演。當時距離表演還有兩個月,要確定動作招式、招募武術愛好者、排練到位,可以說時間緊、任務重。那段日子,每天19點到21點半,他雷打不動到文化公園指導武術愛好者排練。大多數愛好者們年齡在五、六十歲,有的學習招式動作比較慢,沙利軍幾乎每天都要加班加點或利用其他時間對他們進行單獨輔導。有時趕上白天工作忙,他經常顧不上吃晚飯便趕去排練。在他和武術愛好者們的共同努力下,百人太極表演如期順利演出,贏得了觀衆與選手們的廣泛讚許。去年,沙利軍再次受邀指導、編排環中國國際自行車賽以及第三屆天津國際馬拉松開幕式太極拳表演。近幾年,通過不懈努力,沙利軍在武清成立了天津市程派高氏八卦掌研究會武清分會,設立了黨支部,進一步完善、健全了機制,並經常組隊參加各項公益演出活動,深受廣大羣衆的喜愛。2014年,沙利軍被國家文化部評爲優秀文化志願者。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20餘年來,沙利軍以武修身、以德育人,取得了許多優異的成績。他表示,今後將繼續致力於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助力武術全民化,讓更多人瞭解武術文化,爲和諧社會、美麗武清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