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以來,和平區按照區第十次黨代會第五次會議的部署要求,以“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爲抓手,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圍繞美麗和平建設目標,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促發展、惠民生、保穩定,上半年經濟社會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績,爲完成好全年目標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和平區堅持“引進新量、挖掘潛量、保住存量、蓄積流量、放大增量”的經濟工作思路,強化責任落實,加強經濟調度,推動主導產業加快發展,主要指標均達到或超過計劃進度,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0億元,同比增長9%;區級財政收入51.9億元,同比增長24%,總量保持中心城區首位;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0.8億元,同比增長33.2%;內、外資到位額爲81.3億元和7.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7.3%和21.9%;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4億元,同比增長12%;外貿進出口達37億美元。
上半年和平區經濟運行主要特點一是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全力推動五大道、解放北路、西開教堂、中心公園和赤峯道、鞍山道、小白樓6個歷史文化街區提升改造;深化勸業場周邊地區舊城區改造城市設計。全區在建項目44個、353.9萬平方米,竣工57.5萬平方米。二是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圍繞全年招商目標,細化量化任務分工,積極探索建立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的招商工作機制;制定了《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實施方案》,召開了中國·天津互聯網金融懇談會,做好重點項目和優勢資源的宣傳推介;舉辦了招商大會,簽約項目24個、協議資金115億元。三是樓宇經濟加快發展。評選表彰13座星級商務樓宇,推動特色樓宇和品牌樓宇建設;萬企轉型升級行動進展順利,金融廣場大廈、雲琅大廈等6座樓宇實現了轉型升級;加大閒置樓宇盤活力度,全年力爭盤活樓宇10萬平方米。全區15座樓宇上半年稅收超億元,30座樓宇超千萬元。四是科技產業創新發展。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平園建設穩步推進,“衆創空間”建設的實施方案基本完成;“智慧和平”的子項目無線城市和北斗衛星城市已基本完工。全區共有265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通過市認定備案,列中心城區第二;新增科技小巨人4家,列中心城區第一,總數達到44家。五是商貿市場繁榮活躍。市內六區首個自貿區項目——天津民園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正式開業;電子商務加快發展,開通全市首家微信支付平臺,目前已在濱江商廈、中原百貨等12家大型商場推廣應用,促進銷售額同比增長近30%。六是“促惠上”活動深入開展。圍繞“一助兩促”主題,深入區內近6000家中小微企業摸底調研,舉辦政策宣講會和銀企對接活動,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出資2000萬元,爲企業提供貸款貼息。截至上半年,累計落實貸款759筆、資金270億元,位居中心城區前列。
民計民生持續改善
上半年,和平區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0%,零就業家庭動態安置爲零;深化“二元三級”長效救助機制,向每個街道辦事處發放30萬元“救急難”專項資金;完成低保、低收入家庭調標工作,開展助學、助醫等9項救助活動,累計支出保障救助資金8000多萬元。全面規範實施義務教育就近劃片入學和六升七改革工作,建立全市首個九年一貫制學校,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合作建設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高水平通過教育部檢查組對義務教育縣域均衡評估驗收;基礎教育繼續保持全市領先地位。加快高層次醫療人才的引進培養,26名醫務工作者被評爲首席醫師和希望之星;建立家庭責任醫生工作室,爲轄區2.27萬簽約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全年簽約服務人數將達到4萬人;目前,和平區60歲以上老年人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80%,在全市乃至全國都遙遙領先。設立5000萬元和平區文化繁榮發展專項資金,推動文化事業發展;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舉辦五大道國際文化藝術節等活動;推進五大道文化旅遊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深化社區“十大工程”“十大服務體系”建設,深化居家養老服務,爲2000名政府買單居家養老服務的老人購買了健康御險;舉辦志願服務26週年紀念活動,建成和平區社區志願服務展館;“十大服務體系”入選“2014年度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通過中期評估。
城市建設管理水平提升
和平區圍繞生態宜居城區建設目標,着力完善城市載體功能,加強精細化、數字化管理,城區面貌持續改善。持續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實施營口道、總醫院及周邊道路綜合整治工程;新建、提升改造綠地6萬平方米;完成76.9萬平方米非成片舊樓小區提升改造,修繕公房30萬平方米;啓動地下室半地下室居民騰遷安置工作,推進56萬平方米老宅供熱補建和“煤改電”項目,已完成新增供熱16萬平方米,基礎設施日趨完善。開展清新空氣行動,加大建築揚塵、佔路擺賣、渣土撒漏等整治力度,完成82家重點單位油煙污染治理工作;全區52座環衛公廁化糞池實現無害化處理;餐廚垃圾一體化處理項目完成國家試點城區申報,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城市管理綜合考評連續6個月位居中心城區首位。
法治建設穩步推進
和平區紮實推進法治和平、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深化矛盾排查化解,嚴厲打擊各種違法行爲,安全穩定和諧的發展局面進一步鞏固。政府職能不斷轉變,制定了2015年依法行政實施方案和規範“三重一大”決策的實施意見;成立區行政審批局,將24個部門167項審批事項壓縮至102項,提高了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全面推行街道綜合執法工作,將288項行政執法權下放街道統一行使,搭建行政執法監督平臺,行政執法工作進一步規範;啓動區級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建設。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度,全面清理梳理行政職權事項,制定權力運行流程圖,進一步提高行政職權運行的規範化水平。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深化區級領導包案包片制,及時就地解決初信初訪問題,控制和減少進京非訪,信訪事項辦結率達100%;推動法律顧問進社區,實現了區、街、社區全覆蓋。公共安全管理進一步深化,建立了“五位一體”安全生產管理模式,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排除隱患287項;在全區所有中小學、幼兒園安裝了110一鍵智能報警系統;建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開展防汛搶險演練和模擬火情消防實戰訓練,有效提高了應急救援水平;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和市場質量監管,組織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百日行動,保證了羣衆飲食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