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演講中觀點的表達、互動時心靈的碰撞、解疑釋惑對求知慾的滿足,一場好的講座被寄予許多期望。爲了服務市民的文化需求,濱海新區搭建了一套覆蓋社區的公益“文化講堂”體系。主辦方從大學、機構、企業、社區請來熱心公益的知識分子、或有所專長的人士,爲居民就精神價值、國學文化、教育理念、養生之道、國粹雅趣等方面展開講解。
80後開講座講述開發區
在天津開發區,名爲“道德講堂精品課程進社區、進公寓”的講座體系覆蓋全部社區。主辦方請來法學博士、律師、企業高管、社工等,就泰達歷史和精神、居民法律維權、休閒茶道文化等方面展開講座。社工王志偉就是這樣一位講師。王志偉是濱海新區人,1984年出生,是開發區的同齡人,對開發區的過去印象深刻。他又在開發區工作多年,對這裏的發展成就耳熟能詳。作爲一名服務社區居民十幾年的社工,王志偉結識了大量“老開發”。當他把開發區發展的現狀與“老開發”們的記憶相聯繫的時候,便會與許多人產生共鳴。日前,王志偉被吸收入泰達道德講堂講師團,提煉並把泰達精神傳遞給更多的居民和外來建設者。
王志偉認爲,開發區成立30年,社會事業發展更晚,不過十幾年時間。然而無論是醫療、教育還是社區,都取得了高水平的成就。比如康翠社區的“居民自治”模式在全國推廣,建院時間不長的泰達心血管醫院已成業界翹楚,中小學教育貫徹素質教育理念等。他覺得,這是開發區堅持“高起步”的結果。社會事業發展,除了靠社會管理水平外,財政投入是基礎。多年來,開發區以經濟爲核心,多項綜合指標一直領跑全國開發區。這背後離不開開發區人的精神力量,匯聚成泰達精神:開放、開拓、勵精圖大業,求新求實,衆志建新城。
每次講座,王志偉用事實說話,比如,在PPT中,他收入了位於武清的逸仙科學工業園、位於西青的微電子工業區、位於南部城區的新興產業園區、位於北部城區茶澱的泰達慧谷等等,由此開發區面積已從最初的30多平方公里,增長到目前的300多平方公里,達到原來的10倍。
華納社區居民張喜彬今年72歲,兩年多來,她場場不落地參加社區文化講堂。從王志偉的講座中,她瞭解到開發區最新發展面貌。此外,她最關注老年人權益保護、老年健康知識、老年人財產繼承、分割等利益相關的講座。
道德講堂納入民生工程
開發區法律援助中心法律工作人員鄭穎曾經兩次參加講座,分別在開發區康翠社區和雅園社區。講座內容主要是根據居民需求,就老年人權益保護、家庭財產分割、房產繼承等熱點問題依法進行講解。鄭穎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比如房產證上有父母及一名子女的名字,其他子女如何參與分割;再婚者配偶及其子女如何參與財產劃分。鄭穎依據法律條文、司法解釋條款作相應的解答,爲居民解了燃眉之急以及困惑良久的問題。鄭穎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通過講座化解問題和矛盾,利於促進家庭和睦和社區穩定。
開發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告訴渤海早報記者,開發區道德講堂,涵蓋精神、政策、法律維權、養生保健方面,已經開展幾年了。2015年,它更是被納入開發區十大民生工程。在傳統內容的基礎上,今後還將增加書法、茶道、插花等新的文化內容。目前已經組建了一個40多人的講師團,分別來自大學、社區、企業、研究機構、社區,均是行業專家或學有專長的人士。大家將分批次走進社區、公寓開展講座。
社區教育講座引共鳴
除了開發區,在濱海新區傳統老城區,各大社區也不乏文化講堂的影子。傳統社區會定期或不定期邀請專家進社區開展專業講座。即使在新興社區,這種文化講座機制也被迅速建立。
新河街南益社區組建才一年,但是文化課堂也持續十幾期了,內容包括社會主義價值觀、國學、教育、安全防護等。作爲新興小區,年輕父母衆多,孩子教育問題是許多家庭的頭等大事,這不,社區居委會孫主任邀請社區志願者、有着17年教齡的小學教師王老師給大家開講一期“如何實現有效的家庭教育”課。王老師結合自身經歷,爲大家講解了濱海新區教育最新的政策變化和由此帶來的新氣象,進而總結出自己關於素質教育的理念。
王老師是塘沽人,她先在講座中回顧了過去:以前小升初,全區統一命卷,按照成績高低選拔出10%到13%的“優等生”,推薦進入優等校。這項政策無疑搭起了一座通往優質資源的“獨木橋”,也因此充溢着“一紙定終身”的味道。受此影響,小學六年級與一至五年級是截然不同的氛圍,使孩子過早進入應試教育的通道。不過,伴隨着濱海新區成立、發展和政策變化,今年開始小升初取消“推薦生”選拔,全部改爲就近入學。應試教育被弱化,直接影響小學六年級孩子們的生活。以往每到週末參加各種補習班、補差班的少了,參加各種繪畫、書法、音樂藝術班的漸漸多了起來。
政策創新實現着教育的公平和普惠性,王老師從中自然引申出自己的素質教育理念。她認爲,成績只是孩子學習能力的一種體現,此外還有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交流能力、團隊意識等,家長切不可只因爲分數而否定了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王老師的講座引起許多家長的共鳴。南益社區居委會孫主任補充說,家長們忙於工作,實地接觸教育工作者的機會大多在每年的家長會上。家長會時長一般就一兩個小時,由於內容較多,老師很難就家庭教育方面進行詳細的講解。爲了填補這種空白,今後南益社區還將引進更多這種教育講座,以幫助家長了解新的教育政策,獲得科學的教育理念,以及更全面的教育業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