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居家養老、日間照料、機構養老,將這三種方式或結合或混搭,便是現在東麗區打造中的“立體養老”新模式。作爲2015年東麗區二十項目民心工程中的分項目,目前東麗湖養老服務中心已經開始營業。不僅如此,2所國辦養老院和2所老年日間照料服務站點也將於年內投入使用。同時,老人可以通過撥打“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的電話,享受送餐到家、維修到家…等諸多上門服務。

養老院聘請了“洋”院長
東麗湖養老中心是2015年東麗區二十項民心工程的子項目之一,是一家綜合性民辦養老機構,目前已經正式投入使用。一期設置240張牀位,總牀位可以達到500張。雖然是剛剛建成,但是入住老人已經達到40餘人。除此之外,東麗湖養老院還具備養老院、日照中心、社區食堂的功能。
東麗湖養老中心的功能主要以失能失智老年人爲主,作爲該項目的負責人,龍福宮老年產業連鎖機構董事長張文革介紹,在這裏老年人可以享受到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多項綜合服務。不僅如此,爲了提升對老年人的服務水平,這座養老院還聘請了一位日本籍院長。通過他的加入讓更多國外先進的經驗引入進來。

在硬件上考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及特點,爲老年人配備了緊急呼叫系統、實時監控系統和規範的收銀系統,配備有24小時的醫療護理團隊。可以自動翻身的護理牀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工作人員通過遙控裝置,可以將護理牀實現左右翻身的效果,同時腿部位置也可以進行上下移動。這對於臥牀的老人來說,是十分有用的。同時,翻身牀可以自行設定變化時間。
打造“三位一體”多元化養老模式
在養老結構佈局上,東麗區形成了以居家養老爲基礎、社區養老爲依託、機構養老爲補充的“三位一體”立體養老模式,滿足全區老年人的全方位需求。


目前,東麗區6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有6.4萬人,佔全區總人口比例的17.8%,依據“973”養老格局,全區將有6.2萬老年人居家養老。爲使老年人能夠在家安享晚年生活,東麗區投入資金建設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搭建了區、街、加盟公司三級服務網絡平臺。
在東麗區,一些建在社區裏的日間照料中心越來越受到老年人的青睞。年近八旬的王任梅大娘每天白天來到社區的日間照料站鍛鍊身體,和老朋友們玩玩牌、聊聊天,過的特別愉快。老人家說,這個日間照料站既有閱覽室、文體活動室,還有電腦、電視、健身器材,每天來照料站以後做做按摩椅,在健身器械上活動活動,跟牌友們玩會兒小牌,覺得自己特別充實,特別幸福。而這樣的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站)在東麗區已有13家,2015年他們還將計劃再建2家,使更多老年人可以就近享受到體貼的服務。
在“三位一體”中的養老機構,東麗區已經建成各類養老機構14家,總牀位達到3083張。養老機構風格各異,既有養生式、田園式、庭院式、花園式,又有生態型、度假型、休閒型、醫養型。2015年,東麗區還將新增兩所國辦養老機構,分別是軍糧城養老院和金鐘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養老機構的不斷增加,使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對機構養老有了更多的選擇。
網絡信息平臺成了老人的“電子保姆”
在東麗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接話員的電話從早到晚就一直沒斷過。“我訂一份明天的A餐”張貴莊街的張大娘通過電話很方面的就完成了轉天中午的訂餐事宜。工作人員將這一需求錄入系統後,另一端的街道就可以收到這些信息,並將它們反饋至配餐中心。

不僅如此,在這個平臺上,還可以完成醫療、家政服務、家電維修等多項服務。在一份服務清單中北方網新媒體記者看到,像送餐、剪髮、鍼灸、陪逛街這樣的服務,都顯得特別貼心。
不僅如此,東麗區還對全區60歲以上的低保、特困等老年人按評估等級,分別給予每人每月200元、150元、100元的居家養老服務補貼,爲8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及60歲以上享受政府服務補貼老人購買呼叫資費每人每月20元。截至目前,全區已有5600多人享受居家養老服務,其中享受政府購買服務的1211人,每天接單數量約200次左右,累計接單服務已達15萬人次。(北方網新媒體記者李澤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