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以來,“最美逆行”的消防戰士帶給人們很多感動,而來自全國各地的志願者們一批又一批來到安置點,他們用汗水和力量爲受災市民默默地奉獻着,將大愛灑滿津城。8月16日,北方網新媒體記者走進開發區二中安置點位,記錄下志願者們忙碌的身影……
甘當志願者橋樑 三天三夜只休息5小時
北方網新媒體記者在開發區二中安置點見到常童時,他從13日下午到現在只休息了5個小時。“爆炸發生後,我來到二中安置點,發現好多志願者不知道如何參與志願行動,有的人不知道東西往哪送,有的地方需要東西卻得不到東西,有的安置點物資過多……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志願者自發成立了4個羣,羣裏都標註真實姓名和電話,有什麼需要直接公佈,我和幾名志願者及時打電話溝通和聯繫,確保物資第一時間到達最需要的人手中。”常童告訴記者,他基本一直在微信對話和打電話,每天在泰達醫院、開發區二中、二小以及濱海職業技術學院幾個安置點之間穿梭。
“一般一個小時打三四十個電話。”工作強度雖大,常童卻非常開心。“我在天津呆了10年,這裏是我的第二故鄉,所以我想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去幫助親人們。看到最需要的人得到了救助,我覺得自己也實現了價值。”常童說,“現場的每一位志願者都非常讓人感動,我們碰到一個河北衡水的大哥,爆炸當天晚上,他拉了一車水果正在路上開車,車在事故中被毀,水果只剩下50箱,他聯繫到我們說,把這些水果給最需要的人!這個人也是受害者,卻還去幫助別人,我們更應該做好志願服務。”
13日下午,與常童結識的志願者王珺說:“得知爆炸事故後,我也想參加志願活動,一直沒有找到組織,後來碰到了常童便開始知道,做什麼能更好地幫助受災羣衆。這幾天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常童一直在跑來跑去活動,我們都休息的時候他沒休息,我們醒了的時候,發現他還在工作。”
北方網新媒體記者瞭解到,他們下一步想聯繫各大醫院及安置點的志願者們,將尋人信息進行覈實並規範化,爲家屬提供最有效的信息。
“毛巾女孩”回母校出一份力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孩姓丁,家就住在開發區內,目前家裏人都一切正常,得知母校二中成爲安置點後,她立馬來到這加入志願服務的隊伍。北方網新媒體記者看到,一羣脖子圍着毛巾的志願者坐在角落裏正在吃飯。他們當中的志願者女孩丁某,今年還在上大二,黑瘦的臉上流淌着汗水。仔細一看,丁某的胳膊上已經落下了淤青。採訪中得知,這是由於丁某搬運貨物箱子造成的。
“我們都是自己過來的,8月13日一早就來了,大家都是在幹活中相識的。這兩天早晨6點多我就到了,晚上忙的時候11點才能回家。家裏很支持我,也時不時過來送點盒飯。13日晚上大家一塊卸了6車礦泉水,當時沒有照明設備,大家都是摸黑中搬運的。在場的每位志願者都非常賣力,雖然只有幾天時間,大家已經打成一片。昨天‘幫幫團’的阿姨看到我身上淤青了,就給了我一瓶藥,我覺得這裏大家都像親人一樣。”丁某說,這麼多志願者齊心協力,相信難關很快會度過的。
做物資中轉站 給最需要的人帶去幫助
“牀墊來了,來這裏搭把手!”一聲呼喊,幾十名志願者紛紛有序地來到車前,把物資一個個搬運開來……北方網新媒體記者在二中安置點位看到,身着不同衣服的志願者都在幹着同一件事,搬運物資。
正在二中安置點位協調工作的濱海新區慈善協會綜合部部長王俊傑表示,事故發生後,濱海新區民政局、慈善協會第一時間組成有30多人的慈善組,並在二中安排了物資中轉站。她說:“物資一部分是民政局儲備的,一部分由全國各地愛心人士捐贈,現在捐贈庫存比較多。目前,物資包括飲品、食品、藥品等,生活用品類牀和帳篷等,我們能夠保障受災羣衆的供給。這裏的志願者都是自發來幫忙的。一位女孩特地從黑龍江買站票十幾個小時來到天津,就是爲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北方網新媒體記者瞭解到,在開發區二中的志願者還有來自甘肅定西中醫燒傷醫療隊以及民間志願組織“幫幫團”,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不斷地捐款捐物送到安置點,還有很多愛心的哥免費接送志願者及受災羣衆……事故雖然發生了,但是整個社會用關心去撫慰這些受傷的心靈,用大愛撫平城市的傷口。無私奉獻的志願者們,爲經歷事故的城市增添了絲絲暖意。(北方網新媒體記者董立景 見習記者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