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泰國警方連夜調取監控錄像,調查首都曼谷17日晚的爆炸事件。泰國少數媒體獲取的警方情況顯示,警方目前已經鎖定畫面中的男性嫌疑人一名,此人有少數民族特征。
【『白客』是誰】
泰國《每日新聞》的報道說,這名男性嫌疑人穿黃色上衣,短褲,背藍色背包,相貌特征為『白客』,有宗教特征。
『白客』是泰語中對部分外來人群的籠統稱呼,中性詞,可簡單理解為,膚色較泰國人白的人群,或者有白色頭飾的人群,有非佛教宗教背景的人群。
如果不上下關聯,『白客』一詞可指向印巴人、印度教徒、也可指向泰國南部穆斯林,中東人或信仰伊斯蘭教的非洲人。
截至目前,泰國媒體還在猜測『白客』的具體身份。
【手法少見】
爆炸後第一時間,從作案手法、作案地點看,爆炸似與泰南分離主義勢力相關聯。但泰國陸軍參與調查後判斷,從炸藥成分看,這次爆炸與泰南極端組織慣常使用的爆炸物不同。泰國南部極端分子通常使用類化肥簡易炸藥,而這次爆炸使用了至少3千克TNT。
另外,泰國南部分離主義勢力自2004年開始頻繁制造恐怖襲擊事件以來,從未在南部以外地區作案。
泰國陸軍司令兼副國防部長烏汶德·希塔卜在接受泰國媒體采訪時說:『這與過發生的泰南事件不太像。』
【動機不明】
在叻巴頌路口實施爆炸襲擊,其目的明顯,就是為了制造嚴重傷亡。泰國媒體評論,近些年來,曼谷地區從來沒有發生過以殺傷為目的的炸彈襲擊。
叻巴頌路口是曼谷的重要街口,街口東北是著名的『六星級』購物中心花蕊商廈,也是富商名流經常光顧的購物點;街口西北是曼谷世界貿易中心;街口西南是王家賽馬場;街口東南一隅則是開放式的四面佛神廟。在這個路口的上方,還有輕軌橫街而過。從地理位置上看,這裡不僅是商業要道,更是宗教聖地。
另外,這個路口還牽連另一層政治含義。2010年阿披實總理執政期間,『紅衫軍』佔領這個路口長達數月時間,當年5月19日,阿披實動用安全部隊強制『清場』,致死近百人,致傷約1900人。此後,這個路口便與政治相掛鉤,成為政治動蕩時期的敏感地帶。過去幾年,這個路口附近曾發生過爆炸事件,但均為零星暴力事件,沒有導致大批人員傷亡。
即便這次爆炸與政治斗爭相關聯,如果嫌疑人確實身穿黃衫,那麼又不太符合泰國的政治色劃分。如果凶手制造襲擊是為了抗議政府去年政變推翻英拉政府,那麼即便不穿紅衫,也不該穿上黃衫。當然存在一種可能,就是故意穿上黃衫以擾亂視聽。
總之,在更多明確證據和線索浮出水面之前,僅憑嫌疑人影像還不能推斷這次襲擊的動機。在制造大批傷亡的背後,其真正企圖恐怕不僅僅是破壞泰國的旅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