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8月18日,由天津空港經濟區管委會和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合作共建的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空港醫院(以下簡稱空港醫院)急診、門診和住院部實現全面對外開放,從而標誌着天津自貿區內首家三級綜合醫院正式實現全面開業。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張建寧院長在啓動儀式後透露,空港醫院將來會和中海油、中直公司、海洋石油總醫院合作,打造一個空中救援平臺。
空港醫院坐落於天津空港經濟區中心大道東側,距離中心城區約8公里,規劃佔地面積13.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其中地上12萬平方米、地下4萬平方米,編制牀位1500張,預計年門急診量180萬人次。醫院實行統一規劃、分期建設,一期投資13億元,建築面積10.6萬平方米,開放病牀500張。目前一期開放500張牀位,最大年門急診量將預計可達60萬人次,未來二期全面建成後,計劃開放1500張牀位,預計年門急診量可達180萬人次,完全可以滿足空港經濟區周邊及濱海新區高端醫療的需求。
“8·12”事故後 緊急救治事故傷員
空港醫院執行院長鍾躍告訴記者,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後,從8月13日早晨起,處於門診試運行狀態的空港醫院緊急開通綠色通道,收治從事故現場趕來的傷員。截至8月18日早晨,共收治了15名傷員。醫院接診的傷員中有一位德國人,醫院健康管理與國際診療中心一半以上的大夫具備英語問診的能力,因此很順利地處置了外籍人員的傷情。門診部主任宋晨婕說,8月13日當天,一對受傷的老夫妻經過檢查後,被120急救車轉送到市區的醫科大學總醫院,分別轉診到心胸外科和普外科進行診療後,大爺被收治住院。
全面開診首日 急診患者推進手術室
空港醫院建院之初就瞄準國際化尖端辦院高水平模式,結合空港地區當地區域交通特點,參照國際化標準,開展具有學科特色的急診急救醫學,建立急症一體化救治管理標準,做到急診-手術室-ICU三者無縫對接。空港醫院全面開診首日早晨,正趕上一位急症患者被送來,醫院立即啓動急創急救通道,爲患者提供先救治後付費的急救服務,讓患者在第一時間就接受了嵌頓疝手術。
聯合新區多家單位 打造空中救援平臺
醫科大學總醫院張建寧院長在啓動儀式後透露,空港醫院將來會和中海油集團、中直公司、海洋石油總醫院合作,力爭打造一個空中救援平臺。今後還可以在積累經驗的前提之下,探索對社會開放,爲重大事件搶救提供一個快速有效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