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人們常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的現場指揮部,帳篷內的父親馬若鵬在部署接下來的搜救工作,帳篷外的兒子馬麒翔忙着搬運各種物資,父子倆都在事故現場,卻忙着各自不同的工作。昨天,他們終於見上了一面。
見到兒子,馬若鵬只說了句“來了”,算是打招呼。緊接着問的就是:“進幾次核心區了?”此時的馬麒翔,在父親眼中就是手下的一個兵,他最關心的並非兒子的情況,而是來自事故現場的各種信息。父子倆匆匆說了幾句話,那邊的戰友就已經催着離開,馬麒翔趕緊返回,這次相見連5分鐘都不到。
馬若鵬是天津市消防局的參謀長,現場指揮部裏他要收集和掌握來自現場的第一手資料。從他的口中得知,本來他是帶隊在薊縣拉練,爆炸發生當晚,他接到通知,當即從薊縣趕到塘沽。一頭扎進現場指揮部後,幾天沒回過家,只往家裏打過一次電話報了聲平安。
跟父親要掌握全面情況相比,25歲的馬麒翔的工作則更加具體。“我就知道爸爸會來現場,我在濱海支隊中新生態城大隊的航海路中隊,距離事發現場有20多公里,當時都感覺到了震動,在判斷事情不小的同時,想到了他肯定會奔赴一線。”心裏很忐忑可又害怕給父親打電話會耽誤他工作,於是馬麒翔就只好給父親發了條短信,告訴他注意安全。“這條短信他沒有回,一直到13日上午,纔給他打了電話,但電話中父親只是說了句沒事,就匆匆掛斷了。”
在等待了一天後,馬麒翔所在中隊也接到一線的命令,而且他們中隊除了要做好外圍警戒外,還要參與一線搜救。隨後,馬麒翔和戰友們穿上防護服進入現場。搜救並做好標記,參與了一天的搜救後,馬麒翔才和中隊撤了下來,僅休整了一天,他又和戰友幫着轉運物資,也正是這次轉運物資,才讓並肩作戰的父子倆短短地見上了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