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市民楊女士:昨天是末伏的最後一天,今天正式出伏。請問出伏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飲食起居應該注意些什麼?
“夏季生活點題服務”專欄記者:出伏後,意味着暑熱即將漸漸消散,天氣特徵開始慢慢向秋季過渡。本市第三中心醫院中醫科專家張桂芬提示,雖然眼下天氣還有些炎熱,但已經完全不同於此前的酷暑節氣了,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改變夏天的飲食起居習慣,預防疾病發生。
別整晚開空調
每當季節交替之時,都是上呼吸道疾病高發的階段,夏秋交替之際也是如此。這一階段人們既要防範“秋老虎”,也須謹防貪涼而惹病上身。現在大多數家庭還在使用空調,很多公共場所的空調也是普遍開啓的,對於經常出入空調房的人來說,不宜再赤膊露體。空調的溫度可適當調高,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夜間尤其是入睡前不宜再依賴空調,更應避免整晚開啓空調。
飲食上防秋燥
出伏後天氣逐漸乾燥,飲食上要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尤其是老年人、體質較虛弱的人,更應該多吃這樣的食物,以增強抵抗力。平時可多吃些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乾貝、海帶、芹菜、菠菜、秋梨、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少吃辛辣煎炸的熱性食物。
增一小時睡眠
出伏後,很多人總感覺懶洋洋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秋乏”。經過晝長夜短的炎熱盛夏,很多人都容易出現睡眠不足的現象,特別是中老年人。此時如果不改變夏季晚睡的習慣,秋乏更容易出現。因此要順應自然規律,每晚的睡眠最好比盛夏增加一個小時,午休時可閉目養神或午睡30分鐘。
室內宜勤通風
出伏後室內要注意勤通風。選個晴好的天氣,把衣物從箱櫃中取出,掛在通風乾燥的地方晾一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