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不幸落水的花季女孩在深深的河水中艱難掙扎,三個陌生人,毫不猶豫地相繼跳入水中,合力將落水者救上岸——
2015年7月13日,入伏第一天,天津老百姓印象深刻的是晃得人睜不開眼的響晴熱辣的太陽,是讓人喘氣都有些不舒服的悶熱潮溼的空氣。然而,也是這一天,在津河邊和平老百姓的記憶深處,銘刻的卻是一個見義勇爲集體勇救落水女孩的故事。
緊急時刻,陌生人拋卻安危跳河救人
7月13日14:30左右,和平區河沿路與吳家窯二號路交口附近的津河邊,蟬聲聒噪,行人稀少,就是待在外面的人也基本都躲到陰涼處避暑了。突然,一聲尖銳刺耳的“救命”響起,宛如平地驚雷,所有人的心都緊了一下。很快,大家意識到可能有人落水,先後跑到河邊。渾濁的河水裏,一個女孩正艱難地掙扎着,眼看就要沉入水中。住在附近的人都知道,這段津河水深坡陡,近岸處也有好多淤泥和青苔,別說是下水救人,就是水性好的人落水後自己從河裏爬上來都得費些力氣。大家急在心裏,卻又無能爲力。
在這危急關頭,一名40多歲模樣的環衛女工穿着淡藍色工裝飛快地跑過來,不顧別人善意的提醒,一邊喊了聲“得救她命啊”,一邊脫掉鞋子。隨即,她那淡藍色的身影毅然跳入河中,向女孩快速衝過去。游到女孩身邊後,環衛女工一手設法抓住女孩的胳膊,一手奮力向岸邊遊。河水很深,半昏迷的女孩還偶爾掙扎一下,環衛女工水性似乎也不是很好,所以她遊得很艱難,每前進一點距離,都要費上很大力氣。眼看着她連喝了好幾口水,越撲騰越慢,兩人都要往水下沉去。岸上鴉雀無聲。
大家都揪心不已,一位60歲左右的大爺正好騎車經過,車梯都顧不上支,一把將車推倒在路邊,脫掉鞋子。又是“撲通”一聲,他也跳到河裏,抓住女孩的另一隻胳膊,合力施救。兩人拽着女孩,好不容易撲騰到河邊,艱難地半弓起身子,使出全身的力氣將女孩往岸邊推。但岸邊陡且溼滑,兩人努力幾次都沒能成功。岸上的人紛紛伸手,可就差着那麼一段距離,只能乾着急。
眼看救人的兩個人都要沒什麼力氣了,一個小夥子聞聲趕過來,滑下岸邊陡坡,勉強在水裏站住,非常聰明地從後面雙手掐住女孩的兩腋,三人合力,一下子就把女孩高高地托出水面,跟岸上的人搭上手,一起把女孩拉了上去。隨後,岸上有人又七手八腳地把大爺和環衛女工也拉了上去。
岸上,幾位大爺大媽在小夥子的幫助下把已經昏迷的女孩抱在身前,讓女孩身體稍微前傾,用力擠壓女孩的腹部。反覆幾次,女孩“哇哇”吐出好幾口水,總算緩了過來,也不說話,只是輕輕地啜泣。見此情景,大家都情不自禁地長出一口氣——小女孩救過來了。
就這樣,在這炎熱的午後,一名環衛女工,一位老大爺,一個小夥子,還有幾位大爺大媽,用他們的愛心和善舉,彷彿偉大母親充滿魔力的溫柔之手,延續了一個16歲花季少女的寶貴生命。
出警的民警趕到之後,看到女孩沒有什麼大礙,便詢問誰是救人者。這時,人們才發現,不知是什麼時候,環衛女工悄悄地離開了,大爺悄悄地離開了,小夥子也悄悄地離開了……
一羣好人,在和平共同演繹人間大愛
兩天後,在民警和周邊居民的幫助下,女孩的父親找到了第一個跳入河中救人的環衛女工——和平環衛二隊新興分隊的孫玲。其實,找到她並不難,因爲她每天都在這片區域忙碌。救完人一個小時後,她又悄悄來到了津河邊忙碌起來——吳家窯二號路與河沿路是她的工作片,她當天的道路掃保作業還沒有完成。
當女孩的父親提着水果、攜帶錦旗,在居民的簇擁下來到孫玲面前時,這位來自安徽阜南農村的43歲淳樸女性一臉緊張。面對大家的稱讚和關切,她連連擺手說:“我都活了四十多年了,用我的命換十幾歲孩子的命,就是我真死了,也值了!”
這時,大家才知道,落水的女孩是當天上午跟家裏人拌了幾句嘴,一氣之下就跑到了河邊,一個不小心,竟失足跌落津河。
救人這件事,孫玲本來沒打算告訴家裏人,可最終還是沒瞞住。兒子抱着小孫女埋怨道:“您是家裏的主心骨,您要是有個萬一,我們可怎麼辦啊!”孫玲憐愛地抱過剛過百天的孫女,安慰兒子說自己小時候遊過泳,還倔強地表示:“再遇到,還得救!”
面對大家的讚譽,孫玲說自己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兒,還說:“多虧了大家,要不是大家幫忙,我一個人根本不可能把小女孩救上來。”
第二個跳入河中救人的那位大爺,是在11天之後被人們找到的。他叫王金鈺,今年59歲,家住和平區興河裏小區,原在東亞毛紡廠工作,後來託管在家。如今,他已把照顧可愛的小孫女當作了自己的“主業”。對於11天前的事情,他幾乎都忘了,還是在別人的反覆提醒下才拍着腦門醒悟過來,連忙擺手說:“這事全靠孫姐和那個小夥子。孫姐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救人時機,小夥子準確的救人方式讓女孩得到了最及時的救治。我感覺自己就是搭了把手。”
其實,因爲要照顧小孫女,王大爺每天都要經過事發地點。但是,十多天的時間裏,他每天都是默默地經過那裏,從來沒對別人說起過什麼。
還有,王大爺救人時手機被水泡了,無法再使用。兒媳什麼都沒說,很快就給王大爺買了一部新手機。老伴也沒怎麼埋怨他,只是時常爲他輕輕揉搓因爲涉水而酸脹了好幾天的腿部肌肉。
對那個小夥子,人們一直在找尋着——
三位靜靜地坐在陰涼裏歇息的老奶奶微笑着搖頭,卻又同時豎起大拇指說:“好人,一定有好報!”
住在附近的張姨講述着她所瞭解的情況,還說小夥子就是從一家麻辣燙小店裏衝出去救人的。
麻辣燙小店裏,年輕的店主說,小夥子當時正在吃東西,看到情形不對就衝了出去,不久便身上溼漉漉地回來了。店主說:“小夥子挺靦腆的,東西本來沒吃完,是想回來繼續吃的。大家都很關心他,有的想讓他到家裏把溼衣服換下來,有的問他害不害怕,有的問他是哪裏人,他越發不好意思,就起身離開了。以前沒見過他,他是個好人,我們都要向他學習!”
……
這個靦腆的小夥子,可能是附近某所大學的學生,如今正在校園裏認真讀書;可能是來天津探望朋友或旅遊觀光,如今已經回到故鄉。不管他在哪裏,希望他都能知道,和平人在牽掛着他、感激着他。
其實,當時在岸上幫忙救人的大爺大媽,也還沒有被找到。或許,他們就是豎起大拇指誇讚好人的人,就是熱情介紹自己所知情況的人,就是向人微笑致意的人……
和平人似乎就是這樣,他們時刻都會被好人感動着,又時刻都可能是那個讓人感動的好人。和平的好人,就默默無聞地生活在大家身邊,甘於平凡,沒有豪言壯語,真誠地爲家人爲社會奉獻一己之力,用自己最質樸的行動,潛移默化地感動着、溫暖着、影響着身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