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8月13日00:40,市三中心醫院接到市衛生計生委發生爆炸的緊急通知,立即啓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迅速集結了20多個科室、數百名醫護人員連夜全力投入緊張的搶救工作。由於此次事故造成了大量的骨折、爆震傷和玻璃切割傷,三中心醫院骨科成爲傷員救治的最前線,一場驚心動魄的生命大救援拉開了序幕。經過醫護人員的持續努力,該院骨科在事故發生當晚共診治傷員130餘人,其中有急診清創縫合數十人,完成手術25例,收入院12人。
徹夜奮戰 迅速、高效搶救傷員
凌晨1點左右,骨科主任江漢、牟洪玲和季淑青兩位護士長陸續接到醫院總值班緊急來院的通知,不顧白天工作的勞累迅速趕回了醫院。面對羣發傷的緊急救治任務,江漢立刻召集骨科全體醫生第一時間趕往醫院,除第二天值急診班的醫生外,21名醫生全員迅速到崗。牟洪玲、季淑青護士長趕往醫院的同時,分別通知科內近20名護士及康復助理來院支援。
急診 從容不迫,分診、縫合訓練有素
凌晨2點後,急診同一時間段內涌入大量傷員,連同家屬200多人聚集在急診區域。這些傷員多以骨折、玻璃劃傷爲主,很多傷員來的時候渾身都是血淋淋的,心情急切,希望即刻得到醫生的救治。爲了有序、高效處置傷員,江漢將骨科醫生分爲三個小組,分別在急診、手術室、病房同步開展救治工作,江漢親自坐鎮急診協調疏導,一名專家在手術室負責組織手術、一名專家在病房負責收治傷員入院。
經過急診鑑診,傷情嚴重、需要緊急手術治療的傷員即刻被送往手術室。傷情不重、需要清創縫合的傷員留在急診處理,同時急症將骨科診室、婦科診室改爲臨時縫合室,多名醫生同時進行3臺急診清創縫合手術,爲爭分奪秒救治傷員,所有醫護人員都以小跑的速度穿梭於診室間。
他們在醫生和護士們的配合下,在3個多小時中,連續不斷地爲48名傷員進行了清創縫合,當完成了最後一例手指骨折和指甲外掀傷員的拔甲和骨折固定包紮後,滿頭大汗的他們已經直不起腰來了……
手術室 忘我工作,精準手術創造奇蹟
家住北辰區的肖連平主任醫師接到緊急來院通知後,顧不得白天完成大手術後身體的疲憊,一路打着雙閃,開車疾馳,平時要開一個多小時的路程,當晚僅用了半個多小時就到達醫院。來院後他一頭扎進手術室,指揮手術室醫護人員全面展開清創縫合手術。由於傷員集中到來,他就耐心平復傷員焦躁不安的情緒,合理安排傷員有序進入手術室手術。
一名交警在距爆炸點200米左右被衝擊力巨大石子嵌入右前臂骨膜間,完全壓迫橈動脈造成無血運,右前臂蒼白、冰冷、摸不到脈搏,手指不能活動。爲了保住他的右臂,劉智副主任醫師冒着拔出石子很可能會劃破橈動脈造成大出血的危險,連夜爲他進行了3個小時的手術,成功清除嵌入石子,並進行了三根肌腱縫合,終於保住了交警的手臂。
鄭金鑫大夫顧不得自己和年幼的女兒都在發燒,囑託家人照顧好女兒,就迅速趕到醫院,毅然投入到緊張的搶救工作中,他不顧傷員滿身是血,嫺熟精準地連續爲10餘名傷員進行各類創傷縫合,直到凌晨縫合完畢,此時淋漓的汗水和傷者的鮮血已經淌滿鄭大夫的全身,使他變成了“血人”。儘管如此,他第二天仍然咬牙堅持做完已經安排好的手術,寫好當晚收治的傷員病歷,才託着疲倦的身體回家。
在醫生與護士們默契配合下,手術室內同時展開8臺手術,醫護人員在手術檯上連續奮戰一夜,共完成25臺手術。
病房 綠色通道,收治護理有條不紊
在急診和手術室緊張忙碌的同時,該院緊急開通綠色通道,收治病情較危重的傷員入院。骨科病區護理部已經騰出病房,爲儘快接收傷員做好了應急準備。
王樹森副主任醫師一邊對收治入院的患者進行安撫,指導傷員家屬辦理住院手續,一邊迅速對傷員傷情及未來治療方案進行評估,及時開具醫囑。
護士張麗華接到緊急來院電話後,不顧兩歲半孩子支氣管炎,高燒達39℃,沒有絲毫猶豫,用枕頭把熟睡的孩子擋好就匆匆趕到醫院參與救治。
當天值班的吳麗雲護士急性胃腸炎高燒38.5℃,只是吃了一片退燒藥就投入到救治傷員的第一線。
接診傷員被陸續送往病區後,護士們將他們妥善安置在準備好的病牀上,進行生命體徵測量及初步診療後,打來溫水,爲傷員清洗身上的血漬和污漬,並換上了乾淨的病服。在精心護理的同時,護士們悉心安慰傷員,使他們驚恐不安的情緒儘快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