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市民高女士:最近我看到微信朋友圈中有人轉發關於“吃反季節蔬菜不利於人體健康”的內容,這種說法科學嗎?是不是反季節蔬菜都不能吃?
“有事您言語”專欄記者:市農科院蔬菜栽培研究室專家馬洪英介紹,“吃反季節蔬菜不利於人體健康”的說法是不科學的。通過溫室、大棚種植的反季節蔬菜,在口感和營養豐沛程度上或許比不上應季蔬菜,但並不等於反季節蔬菜就是不安全甚至有害健康的。只要種植生產過程符合標準,並且是經過質量安全檢測的,市民購買和食用就無需有顧慮。
如今,飲食的季節性概念已經越來越弱化,青椒、豆角、西紅柿、黃瓜這些原本只能在夏、秋季節吃到的蔬菜,現在也能出現在冬季和春季的市場上,這些就是反季節蔬菜。這主要是由於蔬菜種植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溫室、大棚栽培的出現。在北方,反季節蔬菜的另一個主要來源是外地運輸供應,供應地區常常是南方等氣候適宜的城市。此外,還有些反季節蔬菜是從冷庫裏搬出來的應急儲備。
有些人對反季節蔬菜有所顧慮,一是擔心反季節蔬菜在口感和營養方面有所欠缺;二是對反季節蔬菜的安全性抱有懷疑態度,擔心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其實,我國自古以來就有“不時不食”的傳統說法,提倡吃應季的食物,這是有一定道理的。由於栽種過程中受溫度、光照強度等天時因素的制約,以及採收過程中成熟度不夠、香氣積累不足的關係,反季節蔬菜的口感和營養價值確實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比如長在冬季大棚裏的西紅柿,其維生素C的含量肯定沒有夏季露天種植產品那麼豐富。但風味口感和營養受影響,並不代表反季節蔬菜就是有害的。
人們對反季節蔬菜的顧慮,還在於擔心激素和農藥的使用上。植物激素其實是植物生長調節劑,與人體激素完全是兩回事。目前允許使用的植物激素,都經過了長時間的毒理實驗,才進入到實用階段,而且都有明確的適用範圍和用量要求,是能夠保證安全的。爲了抵禦病蟲害,對農藥的使用也是必需的,但前提是不濫用。因此,反季節蔬菜是否安全,主要取決於生產過程是否安全,而不能將反季節蔬菜直接視作是不安全的。
建議市民購買蔬菜時,最好去正規超市或農貿市場,這些地方買到的蔬菜,無論生產種植環節還是質量安全檢測環節,都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