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後,塘沽街道工作人員臨危受命,趕赴救援一線,承擔起了協助東疆管委會做好萬科海港城清水藍灣、啓航家園兩個小區3000餘戶居民的救援和安置工作。
領導幹部身先士卒
據瞭解,爆炸事故發生後,塘沽街道迅速反應,第一時間成立了救援工作指揮部,並制定了《救援工作應急方案》。8月13日凌晨1時30分,塘沽街道幹部宮麗豔和王珂帶領街道全體人員兵分兩路,分赴海港城清水藍灣、啓航嘉園和所轄32個社區,開展災民疏散救援、排查災情及修繕工作。
“70後”的塘沽街道幹部宮麗豔,承擔着全街道事故救援工作的統籌、協調和指揮工作。爆炸事故發生後,她把家中年幼的孩子託付給朋友照看。一連十幾天帶領黨員幹部奮戰在救援一線,晚上回去還要起草制定轉天的救援工作方案,平均每天睡眠時間不足3小時。

“街道幹部是距離居民羣衆最近的公僕,就應該勇於擔當,千方百計爲居民服務,關鍵時刻要成爲居民的主心骨。”宮麗豔說。
“老當益壯”帶病工作
北方網新媒體記者在海港城清水藍灣、啓航嘉園看到,塘沽街道幹部幾乎全員上崗,幾名年過五旬的工作人員也像年輕人一樣衝在救援最前線,塘沽街道幹部李慶國就是其中之一。
當北方網新媒體記者見到李慶國時,他正穿着和年輕幹部一樣的迷彩服,不停往返於各樓棟和小區入口之間。“一個底商裏有四個冰箱,裏面的食材都已腐爛,我們要趕緊把東西清出來,防止發生疫情。”李慶國在現場邊指揮邊說。十幾天來,李慶國的聲音嘶啞幾乎說不出話來。

同樣,49歲的塘沽街道幹部崔文勇,自爆炸後就一直守在離爆炸地點最近的道路出入口,就是爲了保證業主能夠正常地取走自己的車輛。崔文勇說:“爆炸事故發生後,許多居民的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並同時滯留在事故現場。許多居民都想把自己的汽車開出來,這就需要有專門的人員對出門的車輛進行把控。”
工作間隙,崔文勇把兩個藥片塞進嘴裏,一邊喝水一邊介紹現場情況。經他的同事介紹,北方網新媒體記者才得知,原來在爆炸前兩天,崔文勇剛剛查出自己患有腦供血不足,還沒有來得及做進一步檢查,就緊急投入到爆炸事故的善後工作中了。
舍小家爲大家
8月13日凌晨,塘沽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馮廣新接到命令趕往海港城等社區救援一線,主要參加疏散、巡邏工作。37歲的馮廣新,女兒才3歲,還有患病臥牀8年的老父親,但事故發生後,他也一直堅守在現場。
據瞭解,8月14日晚,有消息稱一名居民可能被困家中,馮廣新接到任務後,與塘沽街道幹部王珂帶着救援人員,迅速組織摸排。馮廣新回憶說:“那戶居民住在28層,當時電梯已經不能使用,我們就爬到了28層,經過仔細檢查,發現裏面並沒有居民。雖然已經是汗流浹背,腿直哆嗦,但居民沒事兒我們就放心了。”爲了保險起見,當晚馮廣新又與同事逐屋逐層把每棟樓仔細檢查了一遍,走出樓門時已經到轉天凌晨2點多了。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後,馮廣新連續十幾天沒有回家看過老人。一天他接到母親的電話,但沒說幾句那面就突然斷了線,馮廣新既擔心又着急,可手頭還有沒幹完的工作。他深夜將電話打給老同學,讓其幫忙回家看看。半個小時後,家中傳來了無恙的消息,馮廣新才鬆了一口氣。
“由於不能回家,每次只能擠出點時間給父母、孩子打個電話,又不能說自己在哪裏,怕他們擔心,當聽到孩子問起爸爸你在哪兒、怎麼還不回來的時候,眼淚有時都止不住。可在救援一線所有工作人員每個人都是這樣乾的,誰又沒有家呢?”馮廣新說。
面對突如其來的爆炸事故,塘沽街道從上至下衝鋒在前,用默默付出感染着、幫助着周圍的人們。(北方網新媒體見習記者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