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八十四年前的九一八,倭寇謀我東三省,白山黑水起狼煙。
七十八年前的七月七,倭寇再犯我河山,一寸山河一寸血。
國難當頭,已至亡國滅種之際,不願做奴隸的國人,起而抗戰。由此,中華民族打響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的第一槍,艱苦奮戰凡十四年,以三千五百萬軍民之傷亡,始贏得抗戰之勝利。是爲中華民族歷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傷亡最大、影響最深的禦侮戰爭。
山川不改仗英雄。英雄們絕境中抗爭支撐起了一個民族的苦難輝煌。這就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回望七十年前的天津,一聲炮火南開學子奮勇抗擊、薊縣羅莊子鎮金水泉山成爲冀東抗日主戰場之一……英雄的天津兒女爲了保衛家園、民族解放,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殊死的鬥爭。
今天,我們以國家的名義向英雄致敬!緬懷抗戰英烈,追憶崢嶸歲月,紀念偉大勝利。

徐報國 楊玉芬
他叫徐報國97歲,她叫楊玉芬92歲,都是1943年前後參加革命,在抗日戰爭時期老爺爺負傷,老奶奶在後方工作,75年的革命伴侶。離休後在天津市河東區大直沽住着普通居民樓,過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趙憶遠
趙憶遠1926年生於江蘇省大豐市劉莊鎮農村。15歲這年,趙憶遠成了一名新四軍的戰地衛生員。參加過京、滬、杭反掃蕩戰爭,在戰爭中當衛生員、軍醫。前日,老人收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

張瑞琰
86歲的張瑞琰出生在江蘇省寶應縣,參加過豫東、淮海、金門等十餘個戰役。前日,老人收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

高大章
88歲的高大章,十幾歲便加入革命隊伍,在冀東抗日根據地參加無數場戰鬥。
慕宗惠
1925年出生的慕宗惠,1940年2月參加工作,1944年冬季在對敵開展政治攻勢中因表現突出,評爲模範受榮成縣通令嘉獎一次。1980年4月調至中國民航學院擔任校長顧問等職務。日前,老人收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

謝蘭
在薊縣滿族自治鄉孫各莊鄉孫各莊村,93歲高齡的謝蘭老人是八路軍老十三團中目前唯一健在的人。1945年7月他隨部隊攻打密雲縣一座炮樓,胯骨中彈,打到了動脈血管。在手術檯上,他聽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

劉長瑞
今年88歲的劉長瑞,1939年在河北省老家當地下通訊員,18歲參軍後在東北抗日,當過班長、排長、警衛員。如今老人還珍藏着當年的軍功章。

劉欽
劉欽出生於河北省辛集市馬蘭村。17歲的劉欽加入八路軍,成爲冀中軍區第一分區二十一大隊的戰士,先後參加百餘次戰鬥。從1949年國慶大閱兵開始,在北京軍區作戰訓練部教育處軍訓科工作的劉欽便參與閱兵訓練保障,先後六次完成這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9月3日,他將作爲天津地區唯一的老兵代表,受邀參加勝利日閱兵。

何其忱
1920年出生。20歲時被重慶中國空軍軍官學校第15期飛行班錄取。1942年被選送到美國學習。1943年,何其忱作爲中美混合聯隊(飛虎隊)第一大隊101中隊B-25轟炸機機長,共參加對日空戰20多次。1972年他回到天津。日前,老人收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
宋增太
1926年生人,1941年參加山東東海分區獨立團,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60年調至民航機械專科學校工作。日前,老人收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

羅明錡
今年已經90歲的羅明錡1944年報名參加駐印度遠征軍,抗擊日寇。1947年考入南開大學來到天津。
田金蘭
北辰區北倉鎮王秦莊村人,今年93歲。日軍進駐她所在的村子時,她只有23歲。田金蘭爲地下工作者站崗放哨,當交通員,給他們運送糧食和槍支彈藥。

沈宗基
94歲的沈宗基1937年加入了游擊隊。他曾單槍匹馬衝破日軍封鎖區營救了兩個連的八路軍戰士。

劉紹亭
1929年出生,1945年2月參加山東濱海行政公署警衛連,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63年7月調至中國民航機械專科學校工作。日前,老人收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

楊迎新
今年90歲的楊迎新1942年在河北省趙縣楊家莊村組織抗日聯合會任主任。1949年進津工作。

田作雲
92歲的田作雲老人是薊縣許家臺鎮田家峪村人,抗日戰爭時期,擔任村裏的情報站站長。雖然一直沒有參加八路軍,但田作雲卻擔負着八路軍成百上千人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