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昨天的『93』閱兵式上,由總參陸航部隊飛行員駕駛20架武裝直昇機組成的『70』字樣編隊,讓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們眼前一亮。昨天,記者采訪了曾參加過1999和2009兩次國慶閱兵、總參陸航部隊特級飛行員李魁元大校,談談他眼中的『93』閱兵。
圖形編隊是陸航
為這次閱兵所創
今年51歲的李魁元大校是陸航風雷飛行表演隊的隊長,這次因為要參加直博會飛行表演任務,沒有參加昨日的『93』閱兵,但他一直關注陸航部隊參加閱兵的情況。他對記者說,『陸航參加閱兵的直昇機飛行員中有很多都是我帶過的徒弟。』
據李魁元介紹,參加『93』閱兵的飛行員近半年來一直在進行封閉訓練,訓練方式與平時相比要更具針對性和特殊性,難度更大。
『因為這次閱兵需要進行「70」編隊,這個圖形編隊是陸航為這次閱兵所創,以前從來沒飛過,而原來參加過多次閱兵的老機長大多已退役,參加此次閱兵的主力都是30歲的年輕機長,駕駛國產第三代直昇機型進行這一特殊數字的編隊飛行是很高難度的。』李魁元解釋,在提出創意的時候,陸航的相關領導曾經諮詢過他是否能夠飛出這個圖形,他當時表示,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飛行難度確實很大。
飛『70』字樣
有幾大難點
李魁元告訴記者,飛出『70』字樣編隊有以下幾個難點。
首先,每駕直昇機的間隔距離要足夠小,纔能夠顯現出清晰的圖形,因此這次編隊飛行直昇機間的距離要比平時訓練時小很多。
『別看小這幾米,考驗的是飛行員的空中反應能力、協調能力,特別是心理承受能力。因為在時速200公裡左右的飛行速度下,如此近距離地保持編隊飛行,前後飛機之間的氣流擾動很大,保持隊形穩定十分困難。』李魁元說。
其次,以數字『7』這個8機編隊來說,想飛好『7』的橫隊,就要在保持固定間隔的情況下,飛得很整齊。而直昇機旋翼間隔僅10多米,螺旋槳轉速接近音速,飛整齊對飛行員的要求很高。『在飛的過程中,飛行員的脖子始終要保持向側面90度角不能動,目的是為了用眼看齊其他橫向飛機,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而且手上的操作動作還不能停。』
『當年參加國慶閱兵時,我(駕駛的)是離天安門最近的一架飛機,但因為我需要保持高度專注,根本來不及看一眼天安門的樣子。』李魁元說。
而對於『7』的縱向編隊來說,防止『追尾』是一大難點。『前機時速一變,後機的飛行員要在很短時間內做出反應。』而且,前機對後機的尾流擾動很大,這也要求越靠後的飛機,飛行員駕駛技術越高。
李魁元說,對於單機特技表演來說,只要求飛行員具有高超的飛行技術,而飛出如此特殊的數字圖形,更需要飛行員的團隊協作,『相互信任十分重要,這是我們技術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的最高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