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新學期,本市又有一批新學校建成使用。這些新學校的教學設施如何?師資怎麼樣?課程又有什麼特色?昨天,記者對關注度較高的兩所新學校進行了“探營”。
“同學們,大家看一下課桌上的平板電腦,從這段播放的視頻中找找,什麼是生物?什麼是非生物?”昨天上午,在梧桐中學4樓的“未來教室”,該校初一五班的新生們跟隨夏香紅老師上了一堂特殊的生物課。不同於普通教室,在這裏,課桌是由大大的平板電腦組成,黑板也變成了LED顯示屏。“觀察是生物研究的基礎方法,在這樣的環境下上課,更便於學生對生物這門學科的理解,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夏香紅說。
其實,在這所剛剛投入使用的新學校中,處處體現出“互聯網+”下的“未來教育”。老師們不僅可以在3D環境下授課,學生們還可以在“微創客空間”中提前進行職業規劃。
據瞭解,新學期,梧桐中學共招收新生181人,分爲6個班,完全小班化授課。而對於家長們最爲關心的“師資”問題,該校負責人表示,由於學校隸屬於實驗中學辦學集團,所以目前學校的老師一部分來自實驗中學,一部分來自社會招聘。“整個假期我們都在實驗中學學習,今後河西區和實驗中學還將對我們進行更加專業的培訓。”新入職的語文教師安宇說。
隨後,記者又來到了同樣是今年剛剛招生的第二南開學校小學部。新入學的一年級新生被分到了兩個分別叫“喜羊羊”和“藍精靈”的班級中。走進其中一個班級,記者看到教室被用不同的顏色分爲了教學區、休閒區和閱讀區,講臺也被擺在了旁邊而不是中間。“這樣擺放講臺可以縮小孩子與老師之間的距離。”第二南開學校小學部書記簡冬生介紹說。在一年級的外語課上,記者發現了外教的身影,“學校從一年級開始便設置了免費的AP課程,我們的辦學特色之一就是與國際融合。”簡冬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