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這幾天的降雨雖然頻繁且雨量較大,但北辰區雙口鎮後丁莊村農田卻沒有積水,這不僅是因爲今年村裏新修的農田水利設施大大提升了排澇能力,更因爲村合作社集約化生產,統一組織防汛,讓以前“家家戶戶冒雨到地頭挖排水溝”的情景一去不復返,實現了“旱澇保豐收”。
雨後的後丁莊村空氣格外清新,大田裏種植的玉米和棉花都已進入生長後期,連續幾天的降雨不僅沒有讓莊稼受災,還讓它們喝飽了水。這首先要歸功於區水務局爲村裏新修建的八座排灌涵閘,確保了農田在連續的強降雨中排水順暢。
後丁莊村黨支部書記張立江說:“像之前要是沒有這個涵閘像這兩天下這麼大的雨,就需要人工來下地,現在就得靠人工把口子掘開,才能把水排出去,現在我們有一個人就辦了,把這個閘門搖開之後,水順着溝渠很痛快的就流出去了。”
據瞭解,後丁莊村共有3500畝農田,田間溝渠約有十公里長。以前,因爲沒有涵閘,溝渠也窄,“旱時存不住水,汛期排不出水”成了村民最頭疼的事。後來,後丁莊村在農業種植結構調整中成立了合作社,帶領村民統一種植無花果,發展休閒觀光農業,變一家一戶的“小生產模式”,爲合作社集約化、規模化管理經營。今年年初,區水務局又爲村裏修建了八座排灌涵閘,使排灌能力明顯提升。後丁莊村黨支部書記張立江說:“像往年我們澆這3500畝地的時候,我們最少需要10個人,需要有一臺挖掘機,才能把這個地澆完。現在我們的土地不都流轉到合作社了嘛,所以現在由合作社集體來投入,所以就不用每家每戶都來排水了,也沒有風險了,每家每戶也沒有風險了,現在只需要一個人就把所有問題都解決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