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現在的孩子容易受到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導致未成年人犯罪易發多發。每每看到這樣的情況,都讓我們感到非常的心痛。這次河北區檢察院的檢察官在新學期開學伊始就主動走進我們十四中,爲學生開講法制教育第一課,告訴學生們要在學習文化課的同時,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不斷增強法制意識,有效預防違法犯罪的發生,提前爲學生們打好預防針,意義非常重大”,天津市第十四中學的陳老師對北方網新媒體記者說。
近日,天津市河北區檢察院未檢科的檢察官走進天津市第十四中學,以現場授課和同步廣播的形式,爲該校七年級至高二年級的1200餘名學生講授開學第一課,抓住新學期開學伊始的有利契機,對在校學生開展法制教育。
檢察官從增強學生法律意識和預防在校學生犯罪的角度出發,結合所辦理的典型案例,採取專題講解、展板演示、視頻播放和現場互動等多種形式,重點分析了不良行爲、違法行爲和犯罪行爲之間的區別與聯繫,詳細講解了犯罪概念、刑事責任年齡劃分等基礎法律知識,並圍繞在校學生中常見的搶劫、盜竊、聚衆鬥毆、故意傷害等易發多發的犯罪現象,從社會環境、學校教育、家庭關注和心理調適等方面,深入剖析了犯罪原因,揭示了犯罪對自身、家庭和社會造成的嚴重危害。檢察官警示學生們要專心學業,謹慎交友,杜絕不良行爲,遠離違法犯罪,促進自身健康成長,成爲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授課過程中,檢察官還與現場的學生積極互動,耐心細緻地解答了學生們的提問。
此次法制教育第一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針對性強。聽課的學生紛紛表示,一定要謹記檢察官的教誨,認真學習,遵紀守法,努力成才,絕不辜負檢察官、老師和家長的教誨與期望。(北方網新媒體記者柴瑩 通訊員高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