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武清區司法局按照天津市司法局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工作部署,堅持以問題爲導向,努力破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結合本區實際,精細部署,制定方案,明確目標,細化標準,強化措施,使武清區公共法律體系建設工作紮實穩步推進。
一、建立組織,統籌部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涉及律師、公證、法律援助、法制宣傳教育等多個部門,爲統籌部署好此項工作,局黨組成立了由一把任組長,兩位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成員由各科室單位組成,具體負責公共法律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每月集中召開兩次專題會議,彙總在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的情況,集中解決遇到的問題。
二、制定方案,細化標準。按照天津市司法局《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和《天津市公共法律服務指導標準》,在廣泛調研,查找問題的基礎上,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多方徵求意見,幾經修改制定了武清區實施方案和標準。截止目前,武清區三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在現有法律援助中心接待大廳,設立“武清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設置律師、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和公證服務接待諮詢窗口。配置值班服務的律師,按每天每人補助400元補貼。
三、整合資源,合理佈局。武清區區域面積1574平方公里,共轄5個街道、24個鎮,人口87萬餘,全區現有律師事務所16家,執業律師92名,公證處1家,執業公證員2名。而其他公共法律服務的部分機構如人民調解委員會、法律援助中心等缺乏專職人員,其工作人員大都由司法行政機關和基層司法所公務員、鄉鎮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兼任,基層法律服務整體力量相對缺乏。如何整合現有資源,做到合理佈局,關係到此項工作的全局,爲此,我們依託司法所,村居法律服務站和已開通的武清信息網的《法律互動》三個平臺,協同並舉,分配每名律師到基層值班,確保每個村街、社區律師的全覆蓋,遠近適宜,合理配置。以司法所爲基點,打造鎮街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加強司法所幹警業務培訓,提高各項業務能力,面向羣衆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各律師事務所採取“所包鎮街”方式,在每個村居公開律師照片、姓名、聯繫方式,對羣衆所需法律服務,通過電話諮詢律師,律師在各基層法律服務中心實行當日值班制度。
四、以點帶面,分步推進。爲了積累總結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經驗,探索一條適合武清區實際的有效方法,選定高村鎮和田戶村作爲試點,按照制定方案三個實施階段,在制度制定,選派律師,公示律師顧問、資金投入等方面,逐步積累經驗,在此基礎上,召開現場推動會。在窗口設置、服務事項、業務內容、操作流程、規範服務等方面實現統一,從今年六月起全面展開。武清區目前共有645個行政村,61個居委會(其中部分居委會正在籌建),應建立村居法律服務站706個,已建成412個法律服務站,尚需建立294個法律服務站,剩餘294個村居的法律服務站年底將全部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