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爲準則,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家風的傳承深深影響着個人和家庭的現在和未來。爲引導羣衆弘揚良好家風家訓,提升文明素養,在全國第十三個“公民道德宣傳日”即將到來之際,紅橋區在西沽公園舉辦了“9·20公民道德宣傳日”系列活動之“書法名家寫家訓”活動。
活動中,參與羣衆熱情邀請沽北畫院的書法家現場揮毫潑墨,爲自己書寫家風家訓。
“天道酬勤,厚德載物”
“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尊老愛幼,親穆存心”
“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
“人背信則名不達”……
一幅幅反映中華民族孝老愛親、誠實守信等優良傳統美德的家訓作品被陸續送到了市民手中。
來自西沽街湘潭道社區的李大爺拿着剛剛書寫好的家訓說到:“小時候長輩就教導我們要孝敬老人,嚴教子孫,這些年我也一直當家訓謹記在心,教育子女。今天的活動非常好,書法老師給我寫了家訓,回去我要裝裱好,鄭重掛在家裏,讓家人和親友們都熟知我家的家風家訓。”
運河北社區的王大娘說:“我們家沒有成文的家訓,但是祖祖輩輩一直教育子女要好好讀書,生活上要勤儉節約。老師聽了我的描述,給我寫了幅‘傳家兩字讀與耕,興家兩字儉與勤’。看,寫得多好!”
活動中,共贈予市民家訓書法作品130餘幅,讓好家訓的影響力不再侷限於家庭中,而是產生了積極社會影響,引領良好風尚,彰顯出更強大、更廣泛的文化正能量。
紅橋人講述自己的家風故事
在紅橋百姓的家庭裏,無不傳承着尊老愛幼,與人爲善、謙虛謹慎、克勤克儉的精神。。
“與人爲善、平心靜氣”——長壽奶奶劉會香

我生於1912年,今年已有103歲。我平時生活很有規律、喜歡吃素。雖然已百歲高齡,但身體健康,沒啥大病。因爲我秉持“與人爲善、平心靜氣”的家風,並以此來教育後代,凡事都看得開,每天保持心情愉悅。知足常樂,對身邊發生的任何事情都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用積極的方法去處理;對待鄰里也是永遠心存善念,以博大的胸懷包容身邊的每一個人。也許是因爲這個原因,我才能如此長壽。
“做一個勤勞樸實的人”——書法藝術家王天佑

人活在世上,身負兩個重擔,左肩是幹好事業,右肩是教育好子女。我家現有五口人,兒子王智忠現在是天津理工大學副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市“十佳”青年書法家;兒媳於麗偉是洪湖裏衛生院副主任醫師;孫女現在第二十中學就讀高中二年級。我們的家風就是“勤樸”。他們雖都是副高級職稱,但仍堅持騎自行車上下班,既不做“啃老族”,也不做“富貴族”,經常用積蓄下來的錢購買醫學書籍和拓片碑帖,不斷充實自己。生活向低標準看齊,工作向高標準攀登。國家有難,匹夫有責,1998年我們向災區捐款1000元,2003年我們向組織交了1000元特殊黨費,爲災區盡微薄之力。家庭和睦,社會才能和諧發展,每個家庭聚集正能量,纔會爲實現中國夢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