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提出了新觀點、新思想、新要求。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要“完善雙週協商座談會制度”,爲開展雙週協商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南開區政協從2014年開始建立雙週協商座談會制度,確定以專題爲內容、以界別爲紐帶、以專委會爲依託、以座談爲方法的協商形式。從選題、調研、論證、協商、成果轉化落實,逐步形成一整套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南開區政協已成功召開了36次雙週協商座談會,258名政協委員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羣衆普遍關心的問題議政建言,38個職能部門到會聽取意見。
選題:小切口 大問題
協商的基礎是選題。南開區政協堅持從大處着眼、小處入手,選準切入點,真正把問題研究透徹,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爲黨政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強化頂層設計,構建協商格局。南開區政協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主動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變“我要協商”爲“要我協商”。自2014年開始,按照中共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制定《年度協商工作計劃》。由中共南開區委、南開區人民政府、政協南開區委員會聯合下發文件,詳細規定了基本原則、協商形式、協商議題、組織推動落實。其中,每年確定召開20次雙週協商座談會,協商議題、協商時間是《年度協商工作計劃》的重要內容。初步構建了以區委加強領導、政府大力支持、政協積極承辦爲框架,以協商計劃共同制定、調研課題共同確立、計劃實施共同組織爲內容的協商格局。
黨委點題,政協承擔任務。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政協的工作中心。每年年初,區委、區政府、區政協主要領導協商政協年度重點工作,黨政領導交任務、點課目,區政協將這些課題作爲協商重點內容。例如法治南開建設、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助推創業創新平臺建設等課題都成爲雙週協商議題,做到在重大事項、重要問題上政協協商有聲音、有建言。
專委會選題,發揮政協優勢。選好角度,定好課題,找準發揮政協優勢的結合點是關鍵。9個專委會每年至少確定2個協商議題。因此,在選題上注重從發揮自身優勢領域入手,從自身最擅長剖析的問題入手,從自身最善於挖掘的課題入手,力爭題目小一點,把問題說清、說透。
組織:廣調研 深論證
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堅持“協商之前必調研”的工作原則,摸清情況、找準問題、提出建議,使協商意見更有參考價值。
制定調研計劃,細化目標,明確責任。年初制定《調研工作計劃》,分管主席牽頭、專委會承擔任務,確定協商時間、完成時限。各專委會分別制定協商課題調研方案,做到年有計劃、月有安排、每週組織推動實施。
組織調研視察,圍繞主題,不走過場。一方面組織政協委員深入實地、深入一線開展調研,圍繞協商議題開展研究論證,到先進地區、先進城區開展學訪交流,提出更多有見地的意見建議;另一方面組織開展視察活動,例如政協委員視察南一雙峯幼兒園、學府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出民辦幼兒園發展和醫養結合的建議;視察南開區養老中心、菜市場建設,組織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專題協商等等。可以說,每一次雙週協商必定是調研視察後提出的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
突出界別特色,發揮優勢,深度協商。充分發揮界別專業性強的優勢,制定下發《關於進一步發揮界別作用意見》,明確主席會議成員和專委會分別聯繫相關界別,建立界別小組,明確界別召集人。專委會加強與界別的聯繫,強化工作互動。專委會提出的專題調研,界別委員積極參與,界別反映的重大問題專委會集中調研,形成界別提案或專題報告,促進專委會和界別工作質量的提高。截至目前,界別與專委會聯合完成調研課題25個,召開雙週協商座談會22次,26個界別共129名政協委員在會上發言,形成界別提案98件。
協商:講真話 道實情
政協委員與黨政部門分管領導面對面協商,最關鍵的是營造民主協商氛圍,面對部門領導講真話、建真言、道實情、謀良策。
圍繞教師隊伍建設、發展優質均衡教育專題協商。2014年2月19日,南開區政協召開了第一次雙週協商座談會,8位教育、體育界別委員分別就“建立南開區中小學教師隊伍長效補充機制”、“改進新教師招錄、選聘機制”、“建立新教師職業培訓制度”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政協委員們在會上直接面對自己部門的領導,願講話、敢講話、講實話,爲南開區教師隊伍建設、優質均衡教育發展積極建言,協商民主氛圍濃郁。
圍繞環天南大知識經濟創新圈、助推創新創業等專題協商。加快建設“兩圈兩區一中心”是今年的重點工作,政協委員們圍繞“建設環天南大知識經濟創新圈”開展深入調研,並在雙週協商座談會上提出真知灼見。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是政府工作的主要着力點,“政府如何建立完善投資引導機制”、“如何對大學生創業給予有效指導”等委員建議,得到了區領導和黨政部門的高度重視,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予以採納。
圍繞制定“十三五”規劃組織專題協商。爲了充分做好“十三五”規劃,政協委員們在第22次雙週協商座談會上,分別就“科學決策做好南開教育規劃”、“提升城區載體功能做好‘十三五’城建規劃”、“多措並舉,加快推進南開區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專題議政建言,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意見建議。
成果:促轉化 督落實
政協委員的好主張、好聲音要讓黨政領導聽到。我們通過《雙週協商座談會會議紀要》《委員意見與建議》《社情民意專報》等方式,及時報送黨政領導,並建立了反饋機制,充分調動政協委員履職積極性。
協商建言轉化爲平時提案。政協委員的意見建議及時轉爲平時提案,通過辦理平時提案,承辦單位注重加強與提案者的聯繫溝通,徵求提案者對辦理方案的意見,通報辦理進度和結果,力求讓政協委員滿意,真正讓政協委員的好建議“落地”。
協商建言以專報形式報黨政領導。政協委員在雙週協商座談會上的發言轉化爲《委員意見與建議》和《社情民意專報》,報黨政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決策參考。已上報區委《委員意見與建議》《社情民意專報》115期,區級領導批示33期。
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區委辦、政府辦在第一時間將領導批示轉給區政協,再以《政協情況通報》《南開政協信息》形式編髮。同時,利用網站、短信、微信平臺等方式刊登區委、區政府領導批示的重要內容,向政協委員及時反饋,真正實現了成果的轉化。
南開區政協以建立完善雙週協商座談會制度爲抓手,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全區叫響了政協雙週協商的品牌,黨政領導通過不同方式聽到了政協委員的好聲音,吸收採納了政協委員的好建議。增加了協商密度,拓寬了協商平臺,黨政部門分管領導與政協委員面對面協商,溝通情況,協商意識逐步增強。拓展了協商內容,豐富了協商形式,鼓勵委員代表黨派、團體、專委會、界別發言,充分調動了政協委員履職積極性和參政議政熱情。推動了調研工作,鼓勵政協委員自主申報調研課題,在主席會議上專題彙報,提高了協商建言質量。發揮了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車”作用,協調解決了與羣衆生活密切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發揮了政協委員主體作用,履職覆蓋面大大提高,政協委員逐漸增強對政協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有效提升了政協組織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