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6週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特別邀請來自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5個自治區的13名基層民族團結優秀代表,來到北京參加國慶活動。30日下午,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他們,並同他們合影留念。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歌曲唱出了我國各族人民的心聲。維吾爾族的諺語說得好:指甲和肉分不開。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靠的就是各民族團結友愛;中華民族繁榮富強,靠的也是各民族團結友愛。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各民族休慼與共,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濟、團結奮鬥,凝聚了以愛國主義爲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澆鑄了億萬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廈。
哈薩克族有一句諺語:“離羣的羊會被狼吃掉,兄弟團結有馬騎,妯娌和睦有飯吃”。對於中華民族而言,民族團結是安居樂業不可或缺的前提,國家長治久安不能離開的保障,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什麼時候團結一致,什麼時候就衆志成城、興旺發達;什麼時候不團結,什麼時候就一盤散沙、任人欺凌。這是歷史的結論,也是現實的召喚。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多元一體,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一筆重要財富,也是我們國家的重要優勢。他指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實現這個心願和目標,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事成於和睦,力生於團結”。一部中國歷史,就是各民族不斷交流融合、走向統一團結的發展史;一部中國共產黨民族工作史,就是黨在不同時期團結帶領各族人民砥礪前行的奮鬥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中國成立66年來,民族團結的感情和信心已經從涓涓溪流匯聚成滾滾波濤。習近平總書記邀請民族團結優秀代表到京參加國慶活動,與他們一起共話民族團結、共祝祖國生日,強調“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其導向意義是顯而易見的。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中華民族美好的未來也同樣需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這是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這是民族團結築夢力量的再凝聚,勢如破竹。
“齊心的螞蟻吃角鹿,合心的喜鵲捉老虎”。各民族團結奮鬥、共同繁榮既是中華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也是當代中國追夢圓夢的力量之源、希望所在。我們要深刻領悟“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內涵所在、要義所在,始終把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作爲重大政治責任來堅守,作爲工作接力棒來代代相傳,讓民族團結之花永遠盛開,匯聚起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再出發,唱響“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這個主旋律,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全面推向前進,像一針一線繡出“同心共築中國夢”十字繡匾的維吾爾族代表哈那依先·艾尼瓦爾所說的那樣,“用一個一個實際行動,繡出在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偉大祖國繁榮昌盛的美麗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