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8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第70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上發表了《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習近平在講話中全面闡述了以合作共贏爲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理念,並就維護世界和平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舉措,爲進一步完善當前國際秩序注入了新的中國動力。
今年以來,習近平多次在國際重大會議中提到要積極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國際舞臺引起強烈反響。
從"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到"弘揚萬隆精神",再到拒絕"零和博弈"、"強權獨霸",這些外交話語都體現着中國作爲世界大國的外交理念,以及對於地區及國際社會發展的責任與擔當。
習近平主席首次登上聯合國大會講壇,在演講中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中國"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命運共同體"觀,並以符合時代潮流的大視野審視世界、亞洲和中國,呼籲各國攜手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世界新的未來,進而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站在新的時代高度,以全球視野和麪向未來的戰略思考,爲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了中國理念、中國力量。習近平提出構建以合作共贏爲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這是中國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就人類進步與和平發展提出的創新性概念,格外引人注目,其目的就是達到國家之間相互尊重、平等對待、和平發展和共同繁榮。
習近平在講話中給出"中國方略",明確提出要積極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就是希望各國都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係。要堅持多邊主義,不搞單邊主義。要倡導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要在國際和區域層面建設全球夥伴關係,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大國之間相處,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大國與小國相處,要平等相待,踐行正確義利觀,義利相兼,義重於利。構建以合作共贏爲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呼籲各國攜手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世界新的未來,進而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習近平總攬世界大勢提出的一個重要理念,既是對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的繼承和弘揚,也是對傳統國際關係理論的超越和創新,必將對未來國際關係的發展產生重要和深遠的影響。
習近平提出的構建新型國際關係、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是一個美好的願景,中國也在通過與更多的國家構建戰略伙伴關係來強化共同體意識。要大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首先要改變傳統國際關係中的功利主義思維",破解那些不利於世界共同發展的雜音。由此可見,習近平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旨在提升全球合作,確保全球政治、經濟、科技和社會有序、繁榮發展。生態惡化、臭氧層受損、生物多樣性下降等全球問題的治理只有國際社會通力合作,我們人類的未來纔有保障。這一新型的中國觀念正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和理念爲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充電。
"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反映了大多數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心聲,他們代表了時代發展趨勢,是世界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標。同時應該看到,習近平在講話中始終緊扣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題,反覆強調合作共贏、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理念。謀求和平,實現發展。
面對全球各種矛盾紛爭不斷的現實,習近平以超越前人的思維和膽識,提出了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的前瞻性倡議,這一國家間的關係原則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當今國際關係的根源問題。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係,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幷蓄的文明交流,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這"五位一體"前後相互呼應,相輔相成,形成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總佈局和總路徑。從這裏可以看到,習近平倡導的新型國際關係、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對國際關係的嶄新思考,有利於促進世界和平與進步。
在2015年博鰲論壇年會上,習近平強調,亞洲是世界的亞洲。亞洲要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必須在世界前進的步伐中前進、在世界發展的潮流中發展。中國領導人系統全面地闡述'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傳遞的最重要信息是,構建命運共同體不僅是亞洲的需要,中國的需要,也是人類的需要。習近平以更加高遠的視角審視亞洲和世界、中國和世界,闡述"命運共同體"觀,發出了超越過去、贏得未來的亞洲好聲音。"建設命運共同體的核心就是:合作共贏。"以合作共贏爲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正是中國領導人總攬世界大勢提出的一個新思路。習近平指出,合作共贏的理念不僅適用於經濟領域,也適用於政治、安全、文化等廣泛領域;不僅適用於地區國家之間,也適用於同地區外國家開展合作。由此可見,"亞洲命運共同體塑造的是多元化的區域共同體,是向世界開放的區域主義。"
今年是亞非會議60週年,以"團結、友誼、合作"爲核心的萬隆精神,極大地激勵了當時正爲民族自決和反殖而戰鬥的廣大亞非人民,促進了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加速了全球殖民體系瓦解的歷史進程,爲推動國際關係朝着正確方向發展發揮了重大歷史性作用。習近平在亞非領導人會議上發表講話,提出"要大力弘揚萬隆精神,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習近平主席系統全面地闡述中國關於亞非合作、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的原則主張,並提出三點倡議,引起亞非國家廣泛共鳴和國際社會的強烈關注。萬隆精神並未過時,我們要大力弘揚萬隆精神,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爲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更好造福亞非人民及其它地區人民。
習近平在出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週年慶典時明確指出,中國倡導建立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核心是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維護不干涉內政和尊重國家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等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維護聯合國及其安理會對世界和平承擔的首要責任,開展對話和合作,而不是對抗;實現雙贏和共贏,而不是單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更好地恪守各國對聯合國憲章宗旨與原則的承諾,需要國際社會共同思考。習近平此次在聯合國再次呼籲構建以合作共贏爲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回答了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課題。並以更長遠的戰略眼光和更堅定的政治意願,致力於建立利益相融的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此次訪美增信釋疑,開創了中美大國關係新格局。近年來,隨着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增長、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中美兩國間的實力差距不斷縮小。在此情況下,美國國內圍繞中美關係走向出現一些雜音。當前,中美關係的重要性已超越兩國本身,關乎到世界的穩定與繁榮。習近平說中美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聚同化異,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這不僅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也會爲世界各國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由此看來,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也是世界的期盼。正如習近平在訪美期間指出的那樣,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實現雙方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這是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的普遍願望,是符合時代潮流的正確選擇。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兩國要攜手並肩,沿着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之路不斷前行。習近平此次對美國的國事訪問引領了新型大國關係建設,開闢了中美合作共贏的廣闊前景,並給全球帶來廣泛積極影響。
習近平關於積極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系列講話,充分體現出中國是一個負責任、重行動的建設性大國,是中國對世界發展方向、聯合國未來走向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的重大貢獻,是中國新世紀特色大國外交的集中體現,必將在21世紀國際格局演變和中國外交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