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以價值計算,人民幣在8月份已超過日元,成爲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這是權威的環境銀行金融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作出的最新報告。這家機構也不禁感嘆,人民幣躍升的速度可是不慢,別忘了2012年它還只排名第12位。
SWIFT的統計顯示,8月份,人民幣全球支付市場佔有率達到2.79%,達到創紀錄的高位,它在2014年1月時佔有率還僅爲1.39%。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支付額擴大是一種逆市上揚——8月份全球所有貨幣支付額減少8.3%,而人民幣的支付額增加了9.13%。
報告顯示,8月份,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人民幣支付,其中超過90%的支付額集中在10個國家,新加坡占人民幣支付處理量的24.4%,英國爲21.6%。目前全球使用人民幣支付的金融機構超過1700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4%。
雖然近來人民幣支付地位上升很快,但也要清醒看到,和其他貨幣相比,人民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SWIFT的數據顯示,美元8月份在全球支付市場的佔有率爲44.82%,歐元的佔有率是27.20%,英鎊排名第三,市場佔有率爲8.45%。
貨幣支付地位提升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的標誌。截至2015年5月末,中國人民銀行與32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協議總規模約3.1億元人民幣,在1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
“目前,中國對外貿易大約四分之一是以人民幣結算的。”渣打銀行人民幣業務發展主管周成崗說,人民幣國際化的速度幾年之間發展迅速,以量化衡量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渣打人民幣環球指數爲例,人民幣已從4年前的基準數100上升至超過2130,翻了20多倍。
匯豐近期的一份面向全球企業的人民幣業務調查顯示,人民幣已進入了近四分之一全球受訪企業管理層的視野,這些企業表示,它們的管理層已經將人民幣國際化所帶來的發展機遇提上了議事日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在其《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4》中預計,2020年之前人民幣有望成爲僅次於美元、歐元之後的第三大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