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最近幾天伴隨大風,冷空氣來襲,本市氣溫明顯下降,讓人們感覺一下子進入了深秋。市健康教育所有關專家提示,氣溫驟降,人們的抵抗力會下降,平時衣食住行要多加註意,做好秋季保健,防止疾病纏上身。
衣:不宜繼續“秋凍”
現在已經過了寒露節氣,再加上冷空氣來襲,氣溫明顯降低,不適宜繼續“秋凍”,要特別注意保暖,防止涼氣侵入體內。特別是早晚與午間氣溫相差較大,要注意增添衣物,多備幾件秋裝酌情增減。特別是體弱多病者和孩子,更不能盲目“秋凍”。
此時氣候乾燥,老年人皮膚比年輕人乾燥,在穿衣上要預防靜電。選擇柔軟、光滑的棉織或絲織衣物,儘量不穿化纖類衣物,不要穿硬底鞋,鞋要寬鬆些,襪子要透氣。孩子要注意背部、腹部的保暖,在天冷時可以掌握比媽媽多穿一件的穿衣原則。
食:以清淡溫和爲主
氣溫降低、氣候乾燥,人們容易發生咽乾、鼻燥、皮膚乾澀等秋燥症狀。此時飲食應以清淡、溫和爲主。適量多喝白開水、淡茶、豆漿以及牛奶等飲料。多吃些芝麻、蜂蜜、蘿蔔、銀耳、蓮子、葡萄、梨等,這些食物都有滋陰生津的作用。少吃辛辣油膩食品。注意飲食衛生,飯前洗手,預防感染腸道疾病。
住:作息規律居室通風
現在天黑得早,要注意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睡眠。晝夜溫差變化增大,晚上入睡前可用熱水泡腳,加速血液循環,讓身體暖起來,但不要因怕冷蒙被大睡。氣溫降低後,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減少呼吸道感染、頭暈乏力等。
行:多進行些戶外活動
天氣雖然涼了下來,但秋天景色宜人,可以適當多出門活動,積極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如慢跑、散步、爬山、登高等,既能增強體力,也有利於提高身體的耐寒能力。遇到大風天出門,最好戴上口罩。騎自行車、電動車上下班的人,應做好保暖,可以戴上護膝、護腕,保護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