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津北方網訊:從10月13日開始,由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組織的“金秋走中線,飲水話感恩”活動,邀請了39名來自北京、天津的市民代表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展開爲期一週的考察。在河南分調中心、沙河渡槽、陶岔渠首,京津市民第一次親眼見證了自家甘甜清冽的自來水,源頭來自何處。
自去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以來,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輸水超過17億立方米。其中,天津幹線已輸水超3億立方米,向天津城區日供水量約110萬立方米,調水水量占城區用水量的80%以上,讓800萬天津市民直接受益。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3億立方米只是一個數字,水質是他們最爲關心的問題之一。
“根據《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水質監測方案》,我們每月對全線的29個固定監測斷面的24個基本項目,以及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補充項目硫酸鹽,開展常規監測。”對於輸水水質是否達標,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管理局水質中心給出了專業應答,“正式通水以來,各斷面監測結果均達到或優於地表水Ⅱ類水質標準,硫酸鹽濃度遠低於國家規定的濃度限值,水質穩定達標,滿足供水要求,未來還要對地表水的109項指標進行全部監測。”
家住天津市區的唐欣,是這次考察活動的天津市民代表之一,不同於實驗室中的科學數據,她對於輸水水質及通水前後的水質變化有着更爲切身的體會與直觀的認知。“自從調來了丹江口的水,水垢少了好多,你看我這個水瓶已經兩個星期沒刷了,瓶底也沒什麼變化,很乾淨。”拿出隨身攜帶的水瓶,唐欣現身說法。
在沙河渡槽,大家最關心冬天結冰怎麼辦。“一旦結冰,就擡高水位,在上面結一層冰,南水就可以在冰層下面輸送,冰層還形成了一個保護層。”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河南分局副局長王江濤介紹,“我們按月彙總沿線省市實際水量需求計劃,制定月度水量調度方案併科學組織實施,不能因爲結冰影響輸水量、影響中線工程安全平穩運行。”
“同飲一江水,我們和庫區百姓都是一衣帶水的親人。”天津市民魏連明在參觀了沙河渡槽後說,“在鄭州的河南分調中心,我看到了兩面牆壁上壯觀的中線工程輸水線路圖,一頭是丹江口水庫,一頭是北京團城湖,1400多公里,原來南水的北上路這麼遙遠。我想,我們沿途受水區的市民最應該做的就是用好每一滴水,珍惜庫區百姓千里之外的這份情。”(北方網見習記者李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