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構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爲城鄉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是2015年天津20項民心工程之一,作爲這一民心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11月16日,天津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正式啓用,該中心將提供律師諮詢、法律援助、公證諮詢、司法鑑定諮詢等服務,由專業法律服務人員向市民免費提供法律諮詢。



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納入20項民心工程
服務大廳有人氣 百姓問題專業解答
在天津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大廳,來自南開的吳女士走到公證諮詢崗:“我想諮詢一下,我父親曾在幾年前把奶奶當時居住的公產房產權買下來了,現在奶奶過世了,大伯要索要一部分產權,法律是否支持?”

“您好,您的這種情況在法律上是不支持您大伯的申請的,因爲您父親已經購買了該公產房的產權,所以現在房子歸他所有。但是如果考慮的親情層面,您父親可以給您大伯一些經濟上的補償,但不涉及法律。”天津市北方公證處的公證員姜忠昌耐心地爲吳女士解答。
天津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大廳一啓用,就幫助市民解決了各種法律問題。目前,本市依託司法行政管理資源或政府已設立的政務服務平臺,通過加掛牌子等方式,已經建設了市、區縣和鄉鎮(街道)三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打造了一批“窗口化”、“一站式”綜合性公共法律服務平臺。
三大體系加緊建設 虛擬平臺對接8890
以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爲起點,從2015年開始,本市將利用三年時間,有效整合全市法律服務資源,通過建設實體、虛擬和動態管理系統三大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完善公共法律服務事項,打造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圈。
除天津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這一“實體”外,本市還在抓緊建設公共法律服務虛擬平臺,該平臺將與天津市8890平臺專線鏈接,在全市建立統一的集語音熱線、網絡在線、手機微信等服務於一體的信息服務平臺,由專業法律人才隊伍提供後臺坐席服務,進行專業解答,使全市居民享受24小時全天候、無縫隙法律服務。
另外,公共法律服務動態管理系統也將利用“互聯網+法律+大數據分析“,建立全市統一的集管理、評價、考覈、信息採集、數據分析、動態預警等功能於一體的動態管理系統,實現管理服務事項、法律智庫系統、信息蒐集整理及矛盾隱患預警四大功能,爲各級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據悉,公共法律服務動態管理平臺將在2015年底前上線運行,利用該平臺,2016年本市公共法律服務信息的採集率將達到80%,而這一數字將在2017年達到100%。
按照規劃,到2017年,本市將基本形成供給充分、保障有力、管理規範、運行高效、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實現公共法律服務設互聯互通,穩步提高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羣衆基本法律權益。
細化服務體系 七大類納入公共服務
除了平臺載體建設,本市還細化了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把服務內容劃分爲7大類12項公共法律服務項目。其中包括:
律師服務類主要包括律師諮詢服務、村居顧問服務、律師信訪接待三個項目,工作內容爲在市、區縣、街鄉鎮三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設置諮詢窗口,派駐律師值班服務,爲每一個村居配備一名律師或具有法律專業知識的人員擔任法律顧問,安排律師定期在市、區縣兩級信訪部門值班接待信訪羣衆等。
公證服務類主要包括公證諮詢服務、減免服務收費兩個項目,工作內容爲在市、區縣兩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設置諮詢窗口,派駐公證員值班服務,對符合條件的公證事項減免服務收費等。

法律援助宣傳品供市民閱讀
法律援助類服務主要包括法律援助案件諮詢與受理兩個項目,工作內容爲在市、區縣、街鄉鎮三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設置諮詢窗口,派駐律師值班,提供法律援助諮詢與受理服務。
司法鑑定類服務爲做好司法鑑定工作,並對符合條件的司法鑑定事項減免服務收費等。
法治宣傳教育類主要包括在村居建立宣傳教育櫥窗或宣傳欄、在街鄉鎮建設觸摸式電子顯示屏兩項內容。
人民調解類服務主要爲在區縣、街鄉鎮兩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配備專職人民調解員,促成矛盾糾紛的有效解決。
安置幫教類服務爲依託企業建立過渡性安置幫教基地,有效安置刑滿釋放人員。
另外,天津市將完善法律服務人才引進、培養、交流機制,大力發展法律服務人才隊伍,力爭到2017年全市每萬名人口擁有專業法律服務人員5名以上。(北方網新媒體記者柴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