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11月20日,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召開胸痛中心建設推動會暨2015“心梗救治日”宣傳活動。胸痛中心的建立將不斷加強天津地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促進天津地區胸痛中心的建設,建立起從社區到胸痛中心無縫對接的“綠色通道”。
“建設‘胸痛中心’是通過多學科合作,爲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準確的診斷、危險評估和恰當的治療手段。”一中心醫院副院長杜洪印介紹,“我們要建設專業救治隊伍、急救轉運、和社會參與救治相結合的完整體系,從而提高胸痛的早期診斷和治療能力,減少誤診和漏診,避免治療不足或過度治療,以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臨牀預後。”
北方網新媒體記者瞭解到,一中心醫院胸痛中心建設從7月份啓動至今3個多月的時間,通過綠色通道共救治了40人左右。推動會的召開將進一步完善、加快胸痛中心的建設過程。據統計,僅10月份,就有7名患者是轉院到一中心進行救治的。
據介紹,現在雖然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發病很多,但是真正到有條件的醫院得到正規合理救治的並不多。“目前中國只有5%的病人得到了很及時的救治。建立胸痛中心就是爲了把高危情況病人儘早識別出來,以便讓他們得到更好地救治。”心內科主任盧成志說。
胸痛病人有一半是心腦血管等致命的病情,也有一部分人不是致命的,這就需要正確的識別和鑑別。據盧志成介紹,胸悶、憋氣也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急性心肌梗死,要在3小時內得到有效救治。“心肌沒有再生能力,如果死亡,這部分心肌就再也不能恢復其功能了。”盧志成說,因此,3小時是非常關鍵的時間點。
以前,胸痛病人需要到急診先掛號,根據需要進行抽血、化驗、心電圖,再救治,整個過程耽誤很多時間。“如果優化流程,胸痛病人不需要掛號,直接到胸痛中心接受大夫診治,在不需要先交費的情況下,儘快在半小時內把ct做完,如果確診,病人在急診室就會接受介入治療。”盧志成說。胸痛中心建設前,一中心醫院的心肌梗死死亡率在6-7%左右,而最近三個月降到了1-3%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