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江蘇省教育廳21日發布的《關於推進學校塑膠場地建設及近期督查情況的通報》顯示,部分塑膠跑道項目存在冒用檢測合格報告、使用不良原材料等問題,少數建設單位降低造價等五大因素致『毒跑道』進入校園。
『新華調查』10月22日播發稿件《『毒跑道』頻發,誰來為孩子的健康負責?》,關注了江蘇部分校園塑膠跑道疑似有毒,引起一些學生出現『流鼻血、頭暈、起紅疹』等癥狀。江蘇省教育廳隨即組織專家赴現場進行調查。
據調查,無錫崇寧實驗小學塑膠場地建設項目存在冒用他人送檢報告。該項目由江蘇傳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供應主要原材料的興化天宇體育設施材料有限公司與江蘇傳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供貨合同中約定的產品為上海天陸彈性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聚氨酯膠水,而檢測報告送檢單位卻是上海佳康體育場館設施有限公司,黑顆粒送檢單位又為上海增平橡膠有限公司,未見興化天宇體育設施材料有限公司送檢的供貨原材料檢測合格報告。經江蘇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雙軌復檢,檢出的甲苯二甲苯總和為0.07g/kg,超出國家小於等於0.05g/kg的限值。
蘇州市元和小學塑膠跑道工程建設管理存在問題。調查顯示,施工方為趕工期未能保證塑膠跑道面層7天至14天的養護期,建設方和監理方人員缺乏塑膠運動場地建設專業知識,存在監管不到位的現象。丹陽市前艾小學塑膠運動場項目在學校上課期間施工,教學樓與塑膠跑道距離不到10米,揮發性氣味導致學生出現身體不適。
調查發現,個別不良施工企業使用了不合格的塑膠跑道原材料,在施工中添加了有害物質,『毒跑道』能夠進校園的主要原因有五個方面。一是少數建設單位降低造價,二是招標文件中沒有具體的技術指標,三是評標專家忽視技術要求,對合格的塑膠跑道真實成本重視不夠,四是塑膠跑道施工質量市場監管不健全,五是教育部門缺乏專業管理技術人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