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上週,市規劃局公示了《天津市兒童醫院改擴建一期工程建設項目修建性詳細規劃(草案)》,引發了市民們的關注。市兒童醫院改擴建後將變成什麼樣?具體將新增哪些設施?以後進出醫院行車、停車如何變化?帶着這些問題,本報記者走訪了市兒童醫院和建築設計單位,爲大家探營揭祕。
院方詳解
變大水務局用地將劃歸醫院
變強從四方面提升硬件水平
改造工程分兩期
各項功能再升級
據介紹,市兒童醫院的前身是婦嬰醫院,1951年正式更名爲天津市兒童醫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該院已成爲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於一體,本市唯一一所三級甲等綜合性兒科醫院。
據市兒童醫院副院長崔華雷介紹,該院現佔地約73畝,從總體上說,該院改擴建工程規劃總建築面積爲102049平方米,牀位規模維持現有的521張不變,項目建成後該院總佔地面積將達到約56000平方米。按照計劃,該院改擴建工程建設將分爲兩期,一期工程在該院原址範圍內開展,規劃建築面積76225平方米,包括新建急救急診及重症監護中心,增加門診就診空間,新建擺藥配液中心,同時新建地下二層停車庫和地上停車塔庫,同步實施醫院景觀綠化、道路廣場及其他室外配套工程。二期改擴建工程是將市水務局用地劃歸市兒童醫院,使該院新增用地約12畝。
圍繞四大目標
提升硬件水平
崔華雷介紹說,考慮到兒童醫療服務的特殊性,來院就診的陪護人員較多,此次改擴建工程本着功能特點,經濟、社會、環境、效益兼顧的原則,使該院硬件水平從四方面得到提升改善:第一,實現醫院各部分功能的合理分區;第二,就醫流程更加合理;第三,避免患兒間交叉感染;第四,增加車位緩解停車難。圍繞這四大方面,本次建設工程在力求塑造具有符合兒童醫院需求並具鮮明特點的現代城市公共衛生醫療建築的同時,也本着堅持方便患兒就醫的原則做到功能合理、流程科學、安全衛生、經濟適用。同時,充分考慮兒童患者的心理與生理特點,創造舒適宜人的病房空間,將回歸自然的生活氣息引進醫院,減少住院患兒的陌生感。
以該院改擴建一期工程中包含的急救急診及重症監護中心爲例,這座急救中心大樓中僅急診的面積就比原來擴大了4倍,隨着就診區域的擴大,通過梳理就診流向,可以使各種不同疾病患兒儘量不接觸。而且,急診中心大樓內包含了急診、急診觀察室、急診ICU、全院重症病房等,滿足了就診患兒的救治需求。當120急救車轉送患兒到醫院後,患兒可以通過專門的通道直接進入搶救室,一般的急診患兒則可以先到大廳內的分診預診處,根據病情輕重緩急,分別到搶救室或者普通診室就診。
崔華雷說,不僅僅是急診,門診患兒也可以通過改擴建,享受到便捷的就醫流程。患兒進入門診大廳,可以在入口處接受初步的分診,根據病情決定不同的流向,屬於內科疾病進入內科診室,屬於外傷則前往外科診室,需要搶救直接進入搶救區域。
崔華雷說,市兒童醫院改擴建一期工程完工後,將結合實際情況重新進行醫療衛生服務功能和資源的分配調整。一部分醫護人員將重新回到市兒童醫院,與第二兒童醫院醫護人員一同爲患兒提供診療服務。今後,市兒童醫院將重點滿足急難危重患兒的就診需求,與第二兒童醫院將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建築設計方詳解
更方便停車位將逾一千個
更科學主要建築廊道相通
近日,記者在市建築設計院採訪了市兒童醫院改擴建工程項目設計負責人、市建築設計院醫療建築設計所副所長許路平。
“市兒童醫院的改擴建規劃建築設計工作在兩年前就啓動了,目前改擴建工程的修建性詳細規劃(草案)已經公示,我們設計團隊正在抓緊進行方案調整及初步設計工作。”許路平打開電腦裏的規劃設計圖爲我們一一解讀:“第二兒童醫院投入使用後,市兒童醫院將停業進行改造,兩個醫院醫療衛生服務重點將進行重新調配,市兒童醫院側重急救急診,第二兒童醫院以綜合性爲主,兩所醫院將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未來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市現有兒科醫療資源短缺的現狀。”
“將以急救急診爲重點”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清晰的平面佈局圖。“市兒童醫院的改擴建工程分爲兩期,目前進行的是一期項目工程,改擴建面積爲7.6萬平方米,待一期改擴建工程完成後,將啓動二期改擴建項目。”許路平介紹,“改擴建後的市兒童醫院將以急救急診爲重點,因此在平面規劃圖上可以看到,新建了一座急診樓、一座綜合樓以及停車塔庫、門診大廳及地下停車庫等建築,新建急診樓與門診樓、住院樓貼臨建設,使之成爲一個完整的門診、急診、急救、住院綜合樓,新建急診樓面積達到11880平方米,大大超過了以前市兒童醫院的急診急救規模,原有的門診樓也加建一層達到四層,住院樓等在原有基礎上保留了主體結構,對立面和平面佈局重新調整,住院的病房數仍舊保持了以前的521個牀位。”
停車位預計將超過一千個
以前去過兒童醫院的人都對醫院周邊交通擁堵、無處停車的問題十分頭疼,因此,解決停車難問題也成爲這次改擴建工程的重點。“對於交通問題,我們提出了兩個規劃方案措施,一個是增加醫院的停車泊位,在圍堤道門診樓前廣場新建一個地下停車庫,提供車位110個;在醫院東南角新建一座立體機械停車庫,可以提供300個車位,從而解決停車問題。另一個措施是解決兒童醫院機動車進出的交通問題,以前車輛都是從馬場道上的出入口排隊進入醫院,尤其早晚高峯時極易造成擁堵,這次改擴建中,我們規劃拓寬河沿路,把就醫車輛引導進入河沿路一側入口排隊引導進院,圍堤道一側爲出口,原來馬場道一側主路口作爲急救車出入口,目前這一方案正在討論中。”許路平笑着說,大家不用擔心,今後一二期改擴建全部完成後,停車位預計將超過1000個,會大大改善停車問題。
主要建築之間都有廊道相通
在市兒童醫院的改擴建規劃建設設計中,充分考慮人文關懷,地下停車庫在規劃設計討論中增加了一條地下通道可以直接進入門診大廳,不用再上到地面。新建的綜合樓作爲醫院配套用房,一二層設置了廚房餐廳,三層配液中心,四層VIP病房。並且醫院主要建築之間都有廊道相通,避免了人們出入日曬雨淋。
一組改擴建後的效果圖吸引了我們的目光,白色橫向流線型的主體建築,鑲嵌在綠色景觀中間,簡潔大氣。“改擴建後的市兒童醫院改變了整體建築風格,比較符合天津大氣洋氣清新亮麗的建築特點,以橫向流線爲主,主體色調爲白色,外立面沒有使用石材,而是選用了塗料更加經濟實用,而醫院內部色調比較豔麗,體現了兒童活潑的特點。建築內設有若干個大小庭院,保證了良好的採光通風。”
採訪中,記者還了解到,由於醫院建築密度加大,部分佔用了原有綠地,院方和規劃部門在規劃設計中想盡辦法保留原有樹木,原來馬場道入口的主通道兩側大樹都將被保留下來,在門診樓前廣場還重新設置了草本植物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