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徐堡村村民楊淑琴說:“原來收棗季節,我們每家每戶都用電三輪往村裏運輸,有時候麻袋裏的棗都磕鏽了,收棗的老闆給我們往下壓價,有時候都賠錢。”
楊淑琴種植大棗已經有十幾個年頭了,每年種植、養護、採摘他都十分賣力,就是一提到賣棗,就讓楊淑琴愁得厲害。原來,徐堡村地處北辰西部,俗稱北辰“小西藏”,進出村的道路最窄的地方只能容一輛自行車通過,且坑窪不平,農產品外運困難,以“徐堡大棗”爲代表的特色農產品並沒能給村民帶來實際的經濟大發展,鄰近幾個村的經濟社會發展也在道路問題上滯緩,老百姓盼着徐堡大棗走出徐堡,早日增收實現強村富民夢。
2014年,通往徐堡村的道路終於要修了,這可讓楊淑琴高興壞了。這條路還被命名爲棗強路,政府就是希望通過這條路讓村裏的大棗銷售得更好,實現富民強村。棗強路位於津保高速北側,公路起點與醫藥園區道路相接,終點至徐堡村,道路全長4.5公里,路面寬度6米,沿途經過安光、後堡、前堡、徐堡、郝堡等村,能夠快速通達外環線和市區。楊淑琴經常要到修路現場看看,盼着這條路早點修好。2014年11月,棗強路終於建成通車了。
楊淑琴高興地說:“從修好棗強路以後,山東的、北京的大車也進的來了,直到我們村口,把棗直接運到大車上,現場就給結錢,挺好的!”
享受到這條路建設成果的可不僅是像楊淑琴一樣的果農們,搬進還遷房的後堡村村民高雙陣也向我們道出了他的心聲。
高雙陣說:“這條路既乾淨又整潔,大家能看到兩邊綠化也都完全跟上了,還派專人給我們打掃。有那麼幹淨漂亮的街道,老百姓出行簡直就是太方便了!”
現在的棗強路結合沿線各村產業特色,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將沿線的“五堡”片區打造成爲獨具特色的果蔬產業區和農業旅遊休閒區,成爲雙口西部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十二五”期間,雙口鎮的發展變化很大,尤其是被列爲2014年北辰區二十項民心工程之一的“棗強路”,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人大的積極幫扶下建成通車了。這條“惠民路、“連心路”,不僅讓村民出行更加方便,也爲村裏的農產品外銷架起了橋樑。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