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2月4日至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南非總統祖馬共同主持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與50個非洲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或代表以及非盟委員會主席共聚一堂、共敘友誼、共謀合作,全面規劃中非未來3年各領域友好務實合作。這是習近平主席2015非洲之行的『重頭戲』,對於提昇中非關系水平、深化中非傳統友好和互利合作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
中非患難與共、風雨同舟,歷來就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也是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比如在對非援助方面中國就以『造血』為主,3年提供近60萬個工作崗位。2014年中非貿易額甚至達到2200億美元,對非投資存量超過300億美元,分別是2000年22倍和60倍。中國已連續6年穩居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目前中非合作對非洲經濟貢獻率超過20%。
但中非合作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更何況中國正處於產業轉型昇級的關鍵時期,非洲正處於工業化的起步階段,雙方已具備在優勢互補基礎上實現互利共贏發展的條件。此次約翰內斯堡峰會就為中國同非洲整體合作提供了重要平臺與窗口,將促進中非抓住當前歷史機遇,推動中非互利合作轉型昇級,共同把中非友好優勢轉化為促進彼此合作發展的動力。
尤其在中國經濟發展趨緩語境下,極少數非洲民眾產生了一種質疑,即中國會不會再援助非洲,習近平主席非洲行就明確回答了這種疑問。在此次習近平非洲行中,中國與津巴布韋就簽署了包括能源、運輸、電信在內10項經貿合作協議,在會見索馬裡總統馬哈茂德時習近平也明確表示將加大對索方援助力度,足以說明此行是一場加油鼓勁的『信心之旅』。
事實上,中國人民講究『義利相兼,以義為先』,自始至終也都對非洲兄弟提供著無私的幫助。在約翰內斯堡峰會開幕式上致辭時習近平就明確強調,中方願在未來3年同非方重點實施包括中非工業化合作計劃、中非農業現代化合作計劃在內的『十大合作計劃』。上述樁樁件件都是『撈乾貨』,當然能夠助力非洲破解基礎設施滯後、人纔不足、資金短缺瓶頸。
與西方國家『口惠而實不至』不同,在援助非洲兄弟方面中國更是沒有打任何折扣,而是始終堅持著『真、實、親、誠』的對非外交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為確保『十大合作計劃』順利實施,中方就決定提供總額60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包括提供50億美元的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設立首批資金100億美元的『中非產能合作基金』等,已經贏得了一致贊許。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中非關系最大的『義』,就是用中國發展助力非洲的發展,最終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此次習近平主席的『信心之旅』已經用事實證明,中非合作巨輪行穩致遠,中非發展前景一片光明。以此為契機,我們就應充分發揮中非政治互信和經濟互補優勢,以產能合作、三網一化為抓手,全面深化中非合作,讓中非人民共享合作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