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持人:今年,和平區創新開展了“民評官”活動。活動中,老百姓對身邊存在的問題直言不諱,很多政府部門着實被評出了一身汗。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來回顧一下當時的現場的情況。
(播放視頻)
通過視頻,我們能感受到現場的緊張氣氛,馬區長,您作爲“民評官”活動的主要負責人,請您簡要介紹一下這個活動?
馬桂平:這是今年的7月28日,和平區在第二十中學舉辦的2015年20項民心工程羣衆評議會,也就是“民評官”活動的現場。我們讓14個承擔民心工程任務的責任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當考生,分成三組就民心工程工作進行述職,並接受羣衆質詢;讓200多名來自社會各界的羣衆代表當考官,分別在現場和通過短信平臺對各部門進行質詢。區委、區政府領導與各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到會觀摩,中央、市級媒體進行了採錄。
主持人:此次民評官活動與以往的爲民服務活動相比有哪些亮點?

馬桂平:和平區的“民評官”活動是在借鑑其他地區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區情實際產生的,擁有自身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1.載體設計——民心工程——突出羣衆關切。
和平區的“民評官”活動選擇以20項民心工程爲載體,從承擔民心工程的責任部門中篩選確定了14個與羣衆日常生活關係最密切的部門作爲被評議對象。羣衆對於這些工作最有發言權,羣衆對於評議後的整改落實情況,羣衆看得最清楚,給出的評價最公平,也能直接受益,使活動更有針對性。
2.步驟設計——年度雙評——重在整改落實。
和平區的“民評官”活動採取“年中考”、“年底評”的形式進行。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爲我們想爲羣衆提供全程監督政府工作的平臺,並給予各部門反思不足、整改問題、提高成效的時間,通過督查整改、追蹤問效,確保民心工程真正得民心、順民意。
主持人:民評官活動採用“年中考”,“年底評”的形式。年底主要評什麼呢?
馬桂平:一方面是對年初確定的民心工程完成成效進行評比,另一方面是對年中時老百姓提出的問題整改的效果進行考評。到年底政府部門要給羣衆一個答覆。因此年底的大考對我們各個部門是一個特別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