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核心提示: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面對著機遇與挑戰、面對國內全力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良好局面,面對國際風雲變幻的外交大局,中國的外交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讓世界人民更好得認識中國、理解中國、願意和中國人民合作,受到國際社會和全世界人民群眾的普遍贊揚和支持。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面對國際國內兩個大局腳踏實地、努力奮進,取得了波瀾壯闊的巨大成就,世界各國人民欣然看到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正義與和平的巨大作用。
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全球性大國,中國的外交不僅具有地區影響力,也具有全球影響力;不僅影響到中國的國際環境,也影響到中國國內的改革和進步。在即將過去的2015年中,中國領導人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外交工作,重點、特點和亮點也十分突出。所謂全方位,指的是中國的外交面向全世界,不局限於一個大洲、一個地區。從北美到南美,從歐洲到非洲,都可以見到中國領導人的身影;所謂多層次,指的是中國外交既包含了普通外交官員的努力,也有著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的付出;所謂寬領域,指的是中國外交不僅談政治、談安全甚至直面領土爭議,更多的還談經濟、社會、教育、科技的合作。從年初的開場大戲『中國—拉共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到12月中旬在鄭州的『上海合作組織首腦會議』,2015年的中國外交大事不斷、亮點紛呈。
縱觀2015年的中國外交,可以發現一直貫穿著這麼幾個重點:
重點之一:鞏固提昇伙伴關系。求同存異,同時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鞏固和提昇伙伴關系,是2015年中國外交的一個重點。盡管中美關系圍繞著網絡安全、南海問題等出現了一些爭論,但是習近平主席9月的訪美穩定了中美伙伴關系,他訪問前在接受《華爾街日報》的采訪中系統地闡明了中國對於現存國際秩序的態度,整個訪問起到了增信釋疑、促進合作的戰略作用。與此同時,中國鞏固和提昇與歐洲和非洲國家的伙伴關系水平。『英國願意做中國在西方最強有力的支持者』,中國與英國構建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國與非洲的關系提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習近平主席並且使用了中非是『命運共同體』這樣的措辭。
重點之二:致力搞好大國關系。在重視周邊外交和發展中國家外交的同時,2015年的中國外交把大國外交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大國是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主要行為者,是國際戰略環境的主要建構者。搞好大國關系是穩定中國和平發展的國際環境、拓展中國戰略機遇期的關鍵所在。致力搞好大國關系的一個方面是精准發力的『點穴式』外交,例如習近平主席對英國的專訪,另一個方面則是在多邊外交中進行有針對性的大國外交活動,例如習近平主席在出席聯合國大會和發展峰會前訪問美國、出席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時訪問南非、出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並訪問俄羅斯。通過一系列的大國外交,中國穩定了對美關系,加強了中俄關系,提昇了中英關系。
重點之三:多邊外交作為抓手。全世界有超過190個主權國家。作為最重要的全球性大國之一,中國外交的任務十分繁重。中國外交既需要重點搞好大國關系,同時也需要與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展開友好交往、深化互利合作。多邊外交由於其便捷性、包容性就成為一個十分有用的抓手。2015年,習近平主席訪問了14個國家,但實際上卻見到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領導人,並利用這些場合向他們闡述了中國的對外政策。而且,這些多邊外交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以『中國+地區』為形式的對話機制,例如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中國—拉共體部長級會議、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等。
重點之四:『一帶一路』作為主題。在2015年的中國外交中,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是中國領導人在出訪時最關注的話題之一。習近平主席之所以訪問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越南和新加坡,無疑因為這些國家都是『一帶一路』戰略上的樞紐國家;習近平主席在訪問英國歡迎英國參加『一帶一路』建設,在俄羅斯烏法峰會上推進中俄蒙合作,在APEC非正式領導人會議和亞非領導人會議上都闡明中國對『一帶一路』建設的主張。通過這些努力,加深了世界各國對於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了解,推動了『一帶一路』戰略的具體實施。
同時,在新一屆領導人和所有參與外交工作的人士的努力下,2015年的中國外交也表現出鮮明的特點:
特點之一是積極主動。這主要表現在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的改革,增強本國的制度性話語權。最近一些年來,中國致力於做負責任的大國,在參與聯合國維和、打擊索馬裡海盜等問題上都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中國自身提出新制度以及謀求制度性話語權在2015年表現得最為明顯。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就充分體現了中國外交積極主動的特點。從亞投行、絲路基金的建立,到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的貨幣籃子,以及習近平主席訪美時美方表示願意增加中國在世界銀行的代表性,都表明中國在融入現存國際秩序的同時,積極改善全球治理、增強中國的制度性話語權。
特點之二是精准發力。這主要表現在領導人的出訪經過仔細選擇、不拘一格。英國雖然國際地位已經下降為『中等強國』,但是英國外交中國家利益壓倒意識形態的現實主義傳統、在英聯邦和歐洲的特殊地位乃至英美特殊關系等,都決定了它不是一個普通的中等強國,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中等強國,並且是一個能和中國深度合作的西方大國。所以,習近平主席在訪美結束後,專程對英國開展『點穴式』的外交。習近平主席剛剛結束訪英,法國和德國領導人就接連訪華,法國和德國駐華大使聯名發表《德法是中國在歐盟的核心伙伴》的文章,充分說明了『點穴式』外交所帶來的良好互動效應。
特點之三是直面問題。在習近平主席訪問美國、英國以及李克強總理參加東亞峰會的過程中,都表現出直面問題的中國外交風格。習近平主席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和路透徹的采訪時,很詳盡地談到了南海問題、網絡安全問題、亞投行的管理問題、氣候變化問題以及中國與現存國際秩序的關系問題等。領導人直面問題的中國外交,有利於戰略上增信釋疑、促進國家和地區的穩定與發展。
特點之四是高層引領。2015年的中國外交是首腦外交十分突出的一年。首腦外交包括國家元首外交和政府首腦外交。在中國現行的政治體制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都在外交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能夠從戰略上引領、決策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系發展。從印度總理訪華、緬甸政治家昂山素季的訪華、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主持南南合作圓桌會議和全球婦女峰會等,都表明了首腦外交所能發揮的獨特作用。
最後,2015年的中國外交也是亮點紛呈、可圈可點:
亮點之一是制度性話語權的增加。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中國選擇融入現有的國際秩序,尊重現行的原則、規范,但同時需要相應的制度性話語權。2015年的中國外交在這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進步,這主要表現在中國發起、主導成立的亞投行獲得多國響應,以及人民幣進入IMF特別提款權的貨幣籃子之中。接下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份額改革的落實,以及世界銀行的改革,都還將帶來中國制度性話語權的增加。
亮點之二是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2015年的中國外交,兼顧全面,但是中心十分突出。習近平主席重點訪問了14個國家,充分利用了多邊外交的抓手,同時在外交活動中貫穿了『一帶一路』的戰略以及促進國內經濟建設的中心主題。當前,我們黨和國家的工作仍然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管是習近平主席訪問所推動的中巴經濟走廊、中美中英經濟合作、中非十大合作計劃,還是人們所熟知的李克強總理的『高鐵外交』,都體現了促進國內經濟發展這一中心主題。在當前全球和國內經濟形勢都面臨許多困難的時候,2015年的中國外交從中心和主體來說都是經濟外交。
亮點之三是國際國內社會的聯動。2015年,中國企業和銀行加速走出去;3月博鰲論壇上舉行了中國—東盟省市長對話;9月在習近平主席訪美前夕舉行了中美省州長對話;通過『一帶一路』的建設,中國國內各地區都結合自己的區位優勢,提出了相應的對外開放和發展策略。國際國內的聯動為中國外交戰略的『落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華民族自1840年以來,經歷了覺醒、獨立和振興的非凡歷程。今天,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面對著機遇與挑戰、面對國內全力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良好局面,面對國際風雲變幻的外交大局,中國的外交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讓世界人民更好得認識中國、理解中國、願意和中國人民合作,受到國際社會和全世界人民群眾的普遍贊揚和支持。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面對國際國內兩個大局腳踏實地、努力奮進,取得了波瀾壯闊的巨大成就,世界各國人民欣然看到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正義與和平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