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以前貸款時間長、手續繁雜,現在有政府擔保,很快就能拿到貸款,我們可以批量采購集中生產,降低了損耗、成本,縮短了供貨時間。』昨天(14日),馮德亦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馮琦對記者說。讓該企業受益的是津南區雙港鎮政府在今年4月和建設銀行津南支行簽署『互信貸』協議,通過政府審核後無需擔保或抵押,公司很快就拿到了200萬元的貸款。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天津市金融機構推進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爭取信貸規模,深挖有效融資需求,協調銀企對接,努力使『助小扶微』形成政府與金融機構自發的、常態化的一種工作機制。據統計,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推出面向中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超過220種。其中,建設銀行天津分行建立『信貸工廠』模式,快速辦理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為缺乏抵押質押擔保的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浦發銀行天津分行推出『稅務貸』,最快5分鍾即可完成貸款發放。
有了金融機構送來的『陽光雨露』,本市中小微企業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據統計,前三季度,中小微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9%,各季度均呈現兩位數增長。今年新獲得貸款支持的小微型企業戶均月營業收入933萬元,比一季度戶均淨增31萬元。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文體娛樂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業戶均月淨增量均超萬元。前三季度小微企業從業人員平均人數從一季度的68萬人、二季度的72萬人,增加到三季度的74萬人,呈逐季增加勢頭,尤其是制造業和公共服務行業增長較快,民計民生持續改善。
明年,本市力爭使中小微企業貸款再增30%,並將科技型企業、外貿出口企業、涉農企業的信用貸款風險補償比例提高到70%,防止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降低融資門檻、創新金融產品、縮短審貸流程,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記者孔令彬)